九十年代,我還在三門峽市國營會興棉紡織廠勞資處工作。每到休息或者節(jié)假日,王永生處長就經(jīng)常帶領(lǐng)我們處的全體成員,開車到周邊景區(qū)游玩。
洛陽雞冠洞、老君山;運城永樂宮、關(guān)帝廟、普救寺、開封等我們都去過。不過,大多記不住了,印象最深刻是去老君山的路上,驚險的一幕,讓我很難忘懷。
一天,我們商量著,忙忙碌碌一周,休閑日去哪瀟灑?消息靈通的王處長提議去老君山,風(fēng)景不錯,可以一游,大家一致同意。
于是,王處長借了一輛面包車,找他的朋友兼當司機,浩浩蕩蕩,往老君山出發(fā)。
來到老君山腳下,印入眼簾的是一堆堆開挖的大溝,還有那窄窄的山路,彎彎曲曲。根本沒有能開車的路上山,又詢問當?shù)厝耍胖览暇秸陂_發(fā)中,我們都傻臉了,怎么辦?上山吧,太艱險。轉(zhuǎn)回去,不甘心。
開發(fā)中的老君山,完全沒有修好路,上山的路很陡。從兼司機的朋友決定開車上山那一刻,我的心突的就提起來,跳個不停。海拔高度多少我不記得了。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懸崖,幾乎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
山中樹木茂盛,風(fēng)景如畫。我坐在車上,閉著眼睛,根本不敢看。車里很沉默,沒人說話。
車子開到半山腰,再無路可走。這時 ,天突然陰沉下來,不一會就下起雨。我們決定下山。下山的路上,雨越下越大,簡直是漂泊大雨,能見度越來越低,車窗外全是霧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雨刷敲打著玻璃,那急雨都來不及刷。車開了一會兒,前方窄小的路上,有一堆挖出的土很虛,有往下陷的危險。我的心緊張的提到嗓子眼里。
司機沉著冷靜,并不慌張,還不時的查看著路況,順利的平穩(wěn)的,把車開過那段危險地帶。
車上的人不再沉默,嘰嘰喳喳,開始說笑。我才知道,大家和我一樣,都緊張極了。想想后怕,好驚險的一幕,如果司機技術(shù)不好,或者慌張,或者方向盤稍微偏點,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
現(xiàn)在知道,老君山已完全開發(fā)好,修的路也很好,卻一直沒去過,幾次想去都沒成行。想當初,大家約定老君山開發(fā)好,我們再來一趟。如今,已經(jīng)過去十幾年,當初我們一起去的同事,也各奔東西,再沒有見過面,更不用說再去。
如今,老君山是國家AAAAA級景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97米。寫《道德經(jīng)》的老子修煉之處,道家文化圣地,我會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