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們一大家去了伯伯家,窯番薯,小時候最喜歡玩這個了,不僅有得吃也有得玩,一大群人搬石頭的搬石頭,結(jié)窯子的結(jié)窯子,說到窯薯(有的地方也叫牧窯薯,古代勞動的人們在野外放牧或作業(yè)時采取的充饑方式)一種在野外用干土塊砌起一個窯,把紅薯弄熟,有時也叫做打紅薯窯。這些通過紅薯窯烤熟的紅薯和平時煮熟或烤熟的紅薯不一樣:聞起來非常香,吃起來美味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一般都是在秋季和冬季時節(jié),因為這兩個季節(jié)是紅薯成熟的季節(jié),而且這兩個季節(jié)氣候干燥,土塊干。
而最好的燃料是大塊點長點的干柴或者干樹枝等其他比較耐燃的燃料料、玉米桿或其他易燃的材料用作點燃耐燃材料的火引,不適宜做主要燃料,干土塊堅硬點大塊點的土塊或其他硬物(最好不用木質(zhì)的材料做窯口,以免燒著窯塌方)
那要怎么去結(jié)窯呢?很簡單,首先找到許多分配均勻的小中大干土塊,最好在紅薯地,因為那里可以找得到紅薯;找到足夠的干土塊和燃料后,選一塊合適的地方,挖出一個小坑,在小坑周圍建立窯基;建窯基要用大塊點土塊,這樣是窯堅固,窯基要做一個門,這是專門用來生火的;做紅薯窯要有一個原則: 越往上土塊越小。這樣能夠有利于紅薯窯通風,使火勢燒得更旺,燒紅干土塊。如何分辨土塊是否充分受熱,是否可以放進紅薯?分辨方法:透過窯的縫孔往里觀察,土塊被燒得發(fā)紅的部分比例是3/4就足夠了。土塊燒紅后窯里的炭渣和火灰比較多,會導(dǎo)致溫度不均勻,需要先把窯頂?shù)?/3燙土塊做墊底。開窯頂取燒紅的燙土塊要小心,以防窯塌方和燙傷自己,然后通過頂部開好的缺口把紅薯小心地丟紅薯窯中去(丟紅薯盡量丟得均勻些、整齊些,先丟大紅薯再丟小紅薯,因為底部溫度較高而不易散熱,這樣可以保證紅薯同時熟透),然后把土塊往中間推倒,讓很熱的土塊把紅薯埋住,用硬物將土塊雜碎(最好用比較長且適手的硬物,離遠一點再砸,防止高溫的土塊濺飛到自己)這樣,讓紅薯在里面燜烤半小時后,在窯的兩側(cè)離窯20--30厘米處向窯低10厘米處挖通氣孔,以便更好地蒸發(fā)紅薯的水分燜烤得更干更香,一個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紅薯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