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接蟲草放學,班主任和我說,上去競選時候,她聲音不是很大,所以后面的小朋友沒聽清……
我第一反應是,肺活量這事兒真得靠吹氣球啦,哈哈!非要我去分析這個事情背后的心理因素,我覺得什么不自信啦,什么都有,不過我還是得批評一下我自己,因為我覺得在這樣的時刻,也許這個“怯怯”的小妞需要一些勇氣,而我周三周四都是兩節課,下課結束往往都九點半多了,沒能陪她,給她打打氣。Anyway,這件事情我覺得后面練練就好了,想想我自己都還能對著那么多人講課呢,我們倆很快就過了這個事兒。
這倒讓我想起去年評選,她沒能選上,因為她沒有蓋美術章!對于這個理由吧,真是簡直了,好歹我是學畫畫的啊,哈哈……
其實我們一直會聊這件事情背后可以改進的方面,我很希望她能知道,有很多事情,不是靠臨時抱佛腳可以搞定的,比起耍小聰明,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來的更靠譜。
比方蓋章,這個平時想到就要去做,不要拖拉,到最后就會很被動;比方考試,平時上課不認真,后面很多環節都會出問題,考試時候反而背負了很多壓力;比方人際關系,平時做的好不好,關鍵時候還是會體現出來的。
所以是不是三好學生真的不那么重要,而是用一個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的地方真的還可以改進一點。
比如說,有些事情盡早完成,拖拖拉拉到最后,誰知道會不會出什么意外呢?
三好學生是一張證書,我們并不需要一張紙來證明些什么,孩子的路還很長,就算你年年三好學生也不一定能證明你將來就一定會如何如何。所以我覺得這個大基調還是得定好。
好比學鋼琴不是為了考級,只是知道自己大概什么水平就好了;好比畫畫厲害的人,到最后沒那么多技巧,而是化作無形的用心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吧。
太多東西都是過眼云煙,功利的人未必能走的更遠,或者得到一些彌足珍貴的禮物。
如果我們真的盡力而為了,就不要去太在意結果,但前提是,我們盡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記得,很早和蟲草說過,你現階段的角色是學生,那么你就應該要想辦法把書讀好。我不會因為你考試第一獎勵你什么,這是你應該做的事情,但是我不會吝嗇表揚你!要是你沒有考好,我也許還會高興,因為這樣你才會知道哪里學的不夠扎實,我也不會吝嗇鼓勵你,因為我是你媽媽,你最好的朋友。
作為孩子的引領者,引導她的目標感,現階段就是把份內的事兒干好。
你是學生,你就努力把書讀好;將來你工作了,你就把事情做好;以后你當媽媽了,你就做個好榜樣;以后你想做畫家了,你就把畫畫好……也許,角色一直在變,但是,但是對待事情的態度始終一致,你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未曾改變。
我不知道未來她要去哪里,過什么樣的人生,但我覺得凡事盡力而為的小妞,至少掌握了主動權,這樣才能有滿滿的幸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