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經過團隊精心打磨的特效,有視覺美感,又有沖擊的震撼。
很多人在細看時會發現,在哪吒第二部中,似乎弱化了哪吒的主角光環。
按道理說,哪吒是主角,應以他為主線。
然而,申公豹一家的出現,龍王敖光與敖丙的父子戲,石磯娘娘坐在家中照鏡子禍從天上來,敖丙附在哪吒身上,時不時變換角色,讓觀眾們不由自主地有一點疑惑:為何有這么多支線,不是說哪吒的成長之路么?
這才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只有看懂那些支線,才明白,為何要稍微弱化哪吒的主角光環,以襯托哪吒的成長之路。
哪吒在考級時,為何沒有想到對妖者憐惜
有人說,哪吒在考仙級的時候,遇到那些可愛的土撥鼠時,為何心中沒有一點憐惜?
有人說,哪吒在看到申正道只不過是一個為妖族脫離妖路的名師時,為何還會下手?
有人說,哪吒在看到一個無辜的宅女,只不過在家中對鏡自憐時,為何不問清楚,就要滅掉她?
因為,哪吒才三歲,他沒有想那么多,他此行目的明確,只為考級成功,拿到瓊露玉漿,為好朋友敖丙重塑肉身。
在所有人的眼中,玉虛宮是名門正派,哪吒當然也是這樣認為。
既然如此,哪吒就沒有多問,按要求做就好了。
哪吒在最后才明白過來,當初考級時曾傷害的無辜,原來是強者制定的規則里的對立者。
在無量仙翁眼里,只要與自己門派對立、勢力大的妖族,都對自己的門派有所危險,他們必須鏟除。
土撥鼠、申正道、石磯娘娘都是強者規則里的可憐人。
哪吒在自己與父母一起被扔進爐里,母親被煉成仙丹時,才恍然大悟,這世間原來是規則的不公平。
為何讓敖光一家、申公豹一家多了感情戲
申公豹一家的出現,讓觀眾對善惡的概念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哪吒第一部里,申公豹給人的感覺,就是奸計多多,總是想與太乙真人搶十二金仙位置。
為此他不擇手段,灌醉了太乙真人,偷偷地用傀儡符控制李府的人,灌醉了太乙真人,調換靈珠與魔丸。
而在哪吒第二部里,當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父親申正道出現,人們才發現,申公豹只不過是一個努力走出大山,想為家里爭得榮耀的勤奮拼搏之人。
他修仙一百多年,積攢下來的六顆仙丹,都給了弟弟申小豹。
當家人被無量仙翁傷害,他選擇救了李靖夫婦和海夜叉妖,一躍而起,孤身與背叛的三龍對抗。
龍王敖光千年前,協助天庭鎮壓海妖,卻并不被天庭信任,被禁錮在所謂的龍宮之中。敖光以為敖丙被哪吒傷害時,他選擇讓陳塘鎮雞犬不寧。
當敖光聞到敖丙生存的氣息,用水溫柔地托住兒子時,才看懂一個父親的愛子心情。
敖光在最后,讓敖丙隨心而行,也從側面反映了哪吒一家對他的影響。
申公豹一家與敖光一家,都是被規則所困的人。
申公豹是一個努力的人,卻因為妖不被重視。
敖光是鎮妖功臣,卻被禁錮千年。
這是第二部中的主題,為何要反抗既定規則。
為何敖丙角色戲份加重
在哪吒第一部中,哪吒與敖丙的肉身都被天雷給毀了。
敖丙的肉身在重塑好后,又經歷沖擊,肉身再次被毀,只能附在哪吒身上。
那么,按道理來說,敖丙可以完全不出現,只要哪吒過關就行了。
這才是巧妙之處。
作為魔丸的哪吒,正在成長期,他內心是極度渴求大家認可的。
救了村民后,看到村民跪下感謝他,他內心是興奮的。
但是,作為魔丸,他必然靠乾坤圈控制好魔力,控制后的哪吒長得比敖丙差了一點。
他內心有一點自卑,去見兄長都不好意思去了,就讓敖丙出面代替。
另外,哪吒作為魔丸出身,自帶魔氣。
所以,敖丙的出現,可以讓鶴童等不容易察覺他的本體。
敖丙與哪吒的友誼,也讓電影增添了一抹色彩。
作為魔丸與靈珠,第一個朋友是彼此,亦互相救贖,共同成長。
因而,到了最后,才會有哪吒與敖丙一起,共同對抗規則,也有了那一句驚艷臺詞:“我們還年輕,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