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門去尋找食物,見小區門口一卡車書攤,遂擠在人堆淘書。
早年捧鐵飯碗,常于市府食堂飯后泡書店,東找西翻,為幾毛錢一本書而節衣縮食,幾乎從牙齒縫里扣出了千冊書。公務出差,第一美事,就是找新華書店。遇到舊書店賣打折書,常落得錢囊干癟而歸。淘到便宜的好書,還要拿到文友家去炫耀一番。有一回,島城的圖書館搬遷,有一批舊書、舊雜志折價出售,無論厚薄大小,統統一元一本。消息不脛而走,文友們蜂擁而上,一堆一堆挑,用自行車一摞一摞馱回家。那次,我最得意的是搶到了德國作家史托姆的小說集《茵夢湖》,一元錢啊,可以嚼到幾十萬字優美的文字。
僅僅一塊錢,就買到了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愛情故事。
浪跡江湖、商海淘金的日子里,已與淘書之樂相去甚遠。今晚鍋底無米,下酒無菜,只好出門找食。七月流火,蟬鳴梧桐,穿著褲衩,趿著拖鞋,噼啪走去,冷不防與久違的書攤撞個滿懷。
滿滿的一卡車書啊,就像一個琳瑯滿目的超市,肚里嘰咕已遁隱。在幽暗的路燈下,貪婪的視線在一本本書脊上掃描,那種感覺妙不可言。攤主說,他開的書店生意清淡,打算把這些書折價賣掉,改行開水果店。聽這話,我心里隱隱酸楚。是啊,現在網絡書、電子書已泛濫,捧書閱讀的人越來越少,傳統書店的日子不好過。但我依然喜歡書籍,一冊冊書擺列在書架上,閑事隨手翻閱,用筆在上面圈點自己喜歡的美文字眼,那是何等的愜意啊!即便無暇閱讀,那書也是最儒雅的裝飾。打工回來,拖著疲累的身子,打開書屋,頓覺書香飄漫,文氣繞人,欣欣然也!
下手前,問攤主:書價打幾折?
……
攤主是個小伙子,看上去不像個讀書人,倒像個外地民工;也不像個滿街叫嚷的商販,倒像個收銀員,只管低頭看手機,客戶挑好了書刊,他就從車箱里慢騰騰跳出來收錢。
看牌子啊,十三元一斤!攤主說。
心頭一喜。想想,比豬肉價便宜多了!
好書不少啊,而且都是新書!一個個名家,躬耕書桌,熬夜勞作,衣帶漸寬的情景,從書叢里浮現出來。我恨不得將滿車書拉回家去!
……
淘書數小時,街上行人已稀少,兩胳肢窩塞滿了書,手指頭還勾了一袋:《黃帝內經》、《秦腔》、《芥子園畫譜》、《金瓶梅》、《歷代房事秘經》、《風水寶典》、《園林》、《舊情人》、《釣魚技巧大全》、《氣場》,《世界性愛禁毀小說經典》共三十冊,計145元,驚呼便宜。付了錢,剩下五元。盡夠買一包下酒的蘭花豆。
摟著書,口袋里塞了蘭花豆,噼啪走回家去,那一夜,我找到了真正的美食。
? ? ? ? ? ? ? ? ? ? (看客如喜歡這篇文章,請別忘了打賞,支持文創事業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