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來家里玩,買了幾包黑芝麻的焦餅。又酥,又香,挺好吃。只是一個人在家吃不多,就拿到公司里,給同事分著吃。
袋子后面寫著紅雙喜焦餅,絕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經手工制作,熱加工而成,香酥可口。含有黑芝麻、白芝麻、雞內金、烏龜殼、五谷雜糧等。
同事都說好吃,吃完我拿的不過癮,又按照包裝袋上面的聯系方式打過去,問焦餅店的具體地址,要去買。
誰知就在我家附近,幾個大姐統計一下每個人要的數量,讓我下班了去焦餅店里拉。
幾個人要了整整一百包,我在店里等了個把小時,才把焦餅裝上了車。
看著店里這些黑芝麻白芝麻,薄的,厚的,焦餅,還有高高的焦餅爐子,腦海中忽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給我們在自家院子里烙煎餅的時光。
那時候是七八十年代,食物比較單一,改善生活也不是大魚大肉的吃,而是母親趁農活不忙,或者下雨天無法下地干活,給我們姐弟三人自己動手做點好吃的!
經常是包韭菜雞蛋的素餃子,或者是炸糖糕,炸油饃頭,偶爾會烙烙饃,烙煎餅,那時候的我們總盼望著下雨天。
烙煎餅要幾道工序,先和面,醒一會,等面團油轉,再把大面團弄成一個個小面團,上面放上佐料和鹽,當然,也可以放點糖,用小搟面杖搟成像一個蒲扇那么大,在那時叫“鏊子”的一個簡易平鍋上面炕熟炕焦,非常的好吃!老年人說,這個焦餅吃了養胃,小孩子吃了比較好!
農村還有一個說法,說曬干的雞屎攤進焦餅里,可以治療小孩子的黃疸肝炎。弟弟妹妹幾歲時曾經一起患了黃疸性肝炎,大伯母一個勁的說讓母親給他倆做點雞屎焦餅吃吃就好了,不用吃藥打針,那都是白花錢的事。
剛開始母親照辦了,但沒有看到效果,爬耽誤孩子治病。心急如焚的母親,看到弟弟妹妹蠟黃的小臉,萎靡的精神,趕緊用架子車拉著弟弟妹妹去縣人民醫院看病,醫生沒有讓住院,但要天天天天打吊針,連著打一周。
父親知道后,嫌母親事多,花錢多,給母親大吵一架。母親和他吵過架后,依舊拉著他倆去醫院打針,直到病徹底痊愈。
這一點我很佩服母親,不盲目聽從別人的建議,而是有著清晰的自我分辨能力。
后來聽說鄰村有個孩子,因為父母偏信單方治大病而被耽誤了,父親從此再不提此事。
后來我們姐弟三人上學,離家,工作,生意,母親也不再烙煎餅,都是逢年過節回家炸些丸子,炸些甜咸的蕉葉子,現在吃到這樣的手工焦餅,感覺回到了母親烙煎餅的兒時時光!
只可惜母親已經過世兩年有余,姐弟三人分隔三地,過著各自的生活,那些曾經的美好,就一直一直留在了記憶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