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口口相傳的小確幸一夜爆紅,小確喪卻不緊不慢,喪喪的火起來了。
什么是小確喪?
“小確喪”是指微小而確實的頹喪,是稍縱即逝的掏空。它來得密集,仔細對照,我們每天都要與之遭遇很多次。餓了、胖了、加班、早起、遲到等,生活中小小的沮喪幾乎不可避免的重復發生,想想確實很讓人沮喪啊!
喪是雞湯的進階版
雞湯文化的盛行,并不是因為人們有普遍向上的動力和對未來的期望,反而是人們對未來普遍的不確定預期。不知道自己將要去何方,不知道未來要怎么走,沒有導師沒有朋友,這時心靈雞湯,則可以給予我們心靈中的漏洞一些寬慰。之所以表現為積極向上但是無用的雞湯文化能夠盛行,主要是我們在社交過程中不愿意傳播負面的情緒,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過得并不好。通過自我暗示的辦法想讓自己脫離目前的處境。一些人喜歡在深夜轉發一些心靈雞湯,其實是自身求救的信號,是焦慮和恐懼無處宣泄的結果。
同樣的,喪文化以更為直接的方式呈現,我就是焦慮,就是懶,就是不想動。因為人們發現這種充滿自嘲自黑的文化,并沒有想象中給別人帶來負面影響,讓這種本來是一個人絮絮叨叨暗自抱怨不得體的事兒,成為了接受度很高的大眾文化。
喪文化的意義
從小確幸到小確喪,對于互聯網居民有著深刻的意義,代表著自我表達不再受到旁人目光的壓力,你的狀態是怎么樣的,就可以表現成怎樣。由于互聯網互聯的特性,互聯網上的每句話都像是向全人類的廣播,每個人不得不將自己最精巧、聰明、積極的一面向別人展示。而喪文化的流行,讓我們看到互聯網自我表達更真實的一面。
喪文化有利于身心健康嗎?
喪文化畢竟在傳播負面的能量,這樣真的有益于自我和周圍人的身心健康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生活中有些事兒不得不面度,例如早起,變胖,加班等,無形中在體內積攢著壓力,確難以釋放,很多人會突然因為小事兒激怒,大多是小壓力積攢過度,導致一次性爆發。喪文化可以幫人們疏導自身的小壓力,同時看到其他人也有同樣問題,也能幫助我們緩解焦慮。
與其在雞湯中逃避生活的壓力,幽默的承認并接受生活的壓力,反而是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