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 張先
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境,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1
在熱鬧的北宋詞壇,我們一直忽略了一位大佬級人物的存在,他就像是一位隱藏在江湖紛爭之外的武林高手,無視名利爭奪,只管自顧自的游戲人間,享受生活,他就是詞壇老頑童張先。
張先是江南才子,放蕩不羈,一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抽煙、喝酒、燙頭,外加一夜情,是當世著名的“花心文人”。
年輕的時候,他和尼姑談戀愛;當了官,和官妓們做筆友,書信往來,談理想談人生談兩性情感。
他的詞作多是描寫男歡女愛和詩酒人生。因為在《行香子》中有一句詞:“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所以江湖中人給他起個諢名叫“張三中”,但是張先覺得這個名字太土太不拉風了,影響他個人品牌的樹立,自作主張改名叫“張三影”,因為他平生創(chuàng)作最得意的三句詞 “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都有個“影”字。打這以后,他沒事便舉著個葫蘆逢人就問:呔!你喊我一聲“張三影”,你看我敢答應嗎?!
2
張先生活在北宋最好的時光,別人負責憂國憂民,他負責說學逗唱,單從他的才華來講,張先在宋詞從小令到慢詞的發(fā)展過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手拉著晏殊,歐陽修,一手牽著柳永,蘇東坡,但是他逗逼的性格注定讓他坐不了文壇領(lǐng)袖的位置,不過他和幾任詞壇一把手的交情都十分的和諧。
北宋初期的文壇領(lǐng)袖是晏殊,他算是張先的座師,但兩個人的年齡相仿,張先還大他一歲,算是亦師亦友。
六十多歲的張先曾經(jīng)到晏府上蹭飯,晏殊很開心地招待他。晏殊是著名的太平宰相,富貴詞人,生活非常講究。他在席上看到張先狼吞虎咽,便開始給他講養(yǎng)生之道:子野啊,你可知飯食要講究葷素搭配,細嚼慢咽,少食多餐。睡眠要講究時辰,要清心寡欲。子野啊,你聽說過穴位養(yǎng)生嗎?你看,這是承山穴、這是足三里,來來來,看看我的涌泉穴……
張先一邊啃著羊腿,一邊滿嘴流油地應付著:相公,相公!快吃,快吃!這是上腦、這是里脊、這是頸肉,這是后腱子,羊肉涼了就不好吃了……晏殊一臉朽木不可雕也的哭笑不得。
可誰會想到,沒過幾年,講究養(yǎng)生的晏殊就先去世了,比混不吝的張先早了三十多年。
3.
晏殊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是歐陽修,張先和他是同年進士。張先有一次也上門去蹭他家的飯,一向低調(diào)處事的歐陽修一聽是大學長來了,連鞋都沒有穿好就跑出來迎接,還把家人和府里所有人全叫出來列隊歡迎,檢驗歐陽府三軍儀仗隊,可見對張先的尊重。
歐陽修淡出文壇之后蘇軾成了文壇新領(lǐng)袖,蘇軾比張先小了46歲,兩人相差半百,但并不影響二人的交情。張先80歲后兩次邀請(兩次啊!)蘇軾來參加他的納妾大典,蘇軾開始接到請柬的時候還以為是張先的兒孫辦喜事,到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老前(se)輩(gui)親自出馬,感慨他老當益壯之余也不忘寫首詩揶揄他一下:“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偶買噶!原來“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老牛吃嫩草老流氓的意思,古代文青們真會玩,妄被后世自戀的小青年還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帥呢,沒文化,多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