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上海男籃的名稱也由原來的“上海瑪吉斯”改名為“上海嗶哩嗶哩籃球隊”。新聞有言“二次元新突破”、“上海男籃有了喜感”,上海男籃確實博得了眼球,這是嗶哩嗶哩想要的,卻不一定是一只職業籃球隊需要的。
一座球隊應該是一座城市的代表,是這座城市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的展現,它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旗幟,它不是商業的玩物,更不能淪為資本的工具。難道嗶哩嗶哩就代表著上海的籃球嗎?二次元是突破了,可是籃球突破了嗎?美職籃沒有一只球隊將贊助商的名稱做名稱,籃球是球隊的籃球,籃球是城市的籃球,籃球是球員和球迷的籃球。可悲的是,中國的職業聯賽發展這么多年,規模一直在趕超歐美,但是理念還是沒學過來。曾經完全依托權力,是政治主導,現如今打著市場化的幌子舔資本的屁股,這不是個別人和個別球隊的問題。
這樣的例子不僅發生在上海男籃上,中國的職業聯賽到處散發著金錢的氣息。那中國足球來說,中超俱樂部的名稱清一色是帶有冠名商的名稱,很冥想,冠名的商家希望大家記住的是自己的企業,至于建設球隊的愿景有多大不得而知。在此情況下,一只球隊將不屬于一座城市,也不屬于一座城市的人民,將屬于冠名商,它們決定了球隊的生死步伐。廣州恒大是中超最好的球隊,之前更是冠上了“淘寶”的名字,現在恒大隊擁有足夠的資金去聘請優秀的教練和外援,這對于恒大隊稱霸中國乃至亞洲至關重要。
然而,我們要清楚一點,一個國家的俱樂部不僅要提升自我的競技水平,更要提升內部球員的能力,從而提高整個國家的競技水平,俱樂部本身就是一個培養系統。可是中國的俱樂部,即使能夠登上亞洲之巔,照樣沒幾個能在世界杯預選賽上踢出幾個像樣的射門。徐坤在《狗日的足球》里評論中國足球——你說人種問題吧,日韓場場虐西亞;你說經濟問題吧,戰火紛飛的敘利亞也把你干了;你說體制問題吧,朝鮮也能進世界杯;難道還能是性別問題?可泰國也干你個5:1啊。
中國的職業聯賽為什么培養不出一只優秀的國家隊出來?不是個人的問題,也不是某個組織的問題,從上到下、從思想到行動都有問題。中國的競技體育有個爸爸也有個媽媽,他們分別是權力和金錢,好與壞都是它們的作用。可是,孩子要想頂天立地,首先需要的是讓它獨立,擁有獨立的話語權、擁有擁有獨立的思想、擁有獨立的經濟支配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個強大的個體,最終才能看到整體的強大。
?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