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位作者的文章,我很臉紅,很臉紅。我也是教寫作的,卻沒整理出書。竟然還教寫作教了多年,真的是很慚愧!
作者說,凡是沒有出書,就敢教別人寫作,還把用文字掙錢整天掛嘴上的,都很丟人。
我覺得有一定道理。就像這位簽約作者,他是寫什么的?小說。小說用教嗎?中國哪所學校教寫小說?好像世界上還真沒有。
但社會上有教寫作的嗎?有!
從孩子的作文輔導班,到郭龍老師開了十幾年的雜志班,到如今網上形形色色的寫作輔導班,百度搜,都能搜到。很多知名作家也開了培訓課。
我08年簽約起點寫小說,那之前,我也從沒跟任何人學過寫作。但接觸到副刊,我真的懵了。1000字的要求,卻感覺比一天日更3000都難。這時候,才知道,副刊絕對是要學習的。
先說幾個文友的名字:包利民 錢國宏? 王林峰? 古保祥 王傳言張軍霞 積雪草 馬亞偉 王新芳 張君燕? 蘇心 ……我能說上百位,如今雜志副刊知名寫手的名字,大家去問一問,誰象寫小說一樣,提筆就會寫?
上面很多人,也是出自郭老師的雜志班。
副刊、雜志的寫作跟小說不同!小說,你只要心中有主題,用故事把它完整呈現(xiàn)出來就可以。人物可以生動,也可以憑空想象。寫小說,全靠作者有掌控全局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
而副刊,雜志,真的不是說想寫就會寫。這個不會寫,不是指不會寫800字的故事文。而是副刊、雜志的寫法,有一定的技巧和要求。
說簡單點,副刊寫作,要求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文字。屬于歌頌美好事物,展現(xiàn)人性真善美的文字。如果你滿腹牢騷,抱著對社會不公現(xiàn)象的批判態(tài)度,請你別寫副刊。
有人說,那么我寫時評!時評總可以批評一些事吧。
是的,時評可以。但這要看你站在什么位置,用的什么角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山東出了一件“辱母殺人”案子,舉國震驚。我第一時間發(fā)到我的學生群里,讓大家寫。并一再叮囑,要從正能量面去分析。交給我的大綱,也全是從人性正義點發(fā)出的言論。
發(fā)出人性正義呼聲,按說是可以發(fā)表的。但結果是,沒有一篇過稿。為什么?
副刊雜志,是什么?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發(fā)生口。在事態(tài)不受言論控制的情況下,禁止發(fā)聲,雖然不是社會提倡的,但卻是解決輿論繼續(xù)發(fā)酵的強有力辦法。
這個案子曾是網絡熱點,網絡上散播的消息,卻近乎相同。而副刊雜志,卻鮮有發(fā)聲。這就是自媒體和紙媒的區(qū)別!
區(qū)別還在于,自媒體,可以夸大事實,為了博取眼球,起一些勁爆的題目。
就像這個作者,借一個夸大且有爭議的“標題”,吸引眼球,標榜自己教寫作不是為錢,而是分享寫作經驗,用以教會學寫小說的人。我不知道,他的分享是免費的嗎?他在網上售賣的書,是免費的嗎?
如果是,我真的很臉紅!很慚愧!
我在副刊培訓公司,一直到如今自媒體千聊課,一直對學員說一句很俗很俗的話:我教你們寫作,不僅要能發(fā)表,而且要掙到稿費。
我很俗,想必我的學生們也很俗!以至于我教學多年,沒有一個學員來指責我,毀了她們的純潔的寫作愛好,成了拿文字變現(xiàn)的俗人。
我在此作者文章下面留言說了自己觀點。寫作的面很寬泛,不是只有小說一種。也并非所有文體不學習就能自學成材。作為一個成年人,不應對自己不知道的領域,妄加評論。
況且,不出書談寫作,就應該臉紅?這是什么邏輯?哪家的規(guī)定?但我沒想到,這位簽約作者用簡信回復了一句“哈哈”后,拉黑了我。
既然寫文章,就是讓人評論點評。因為不同意見就拉黑的做法,又是哪家寫小說教課班,教的呢?
我唯一贊同此作者的一個觀點是:寫長篇小說,真的不用繳費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