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0.3 思維導圖:對低年級兒童未必適用
? ? ? ? ? 二年級老師帶著學生讀一本圖畫書。隨后,孩子們拿出A4紙和水彩筆,開始畫思維導圖。大約十分鐘過去了,多半孩子沒有畫好,少數孩子完成了,于是,老師說,嗯,好多同學已經完成了,我們來分享幾張精彩的思維導圖。沒有完成的同學只得停下來,聽幾個學霸分享他們的思維導圖。這些思維導圖做得全面又精致,連聽課老師也嘆為觀止。
? ? ? ? ?可是,這是什么課?語文課。
? ? ? ?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語言實踐。
? ? ? ? ?思維導圖是什么?把思維的過程,用圖像的方式呈現出來。
? ? ? ? ? 這算不算語言實踐?算,而且是高級思維的語言實踐。
? ? ? ? ? ?那么,問題就來了。
? ? ? ? ? ?這種高級思維,對學優生來說的確是需要的,通過直觀形象的導圖,把圖畫書的結構理得清清楚楚,有助于孩子從整體上把握一本書的內容。
? ? ? ? ? 但是,這種用思維導圖去整理圖畫書,學生可能關注了圖畫書文字的內 在邏輯,但往往會忽略圖畫書圖畫的形象性。很多圖畫書,其圖畫中的精彩細節,是無法用思維導圖來呈現的。
? ? ? ? ? ? 另外,畫思維導圖必定會耗費不少時間,尤其對動作慢能力弱的孩子來說,畫思維導圖,可能會成為他的一種精神負擔。
? ? ? ? ? ? 其實,圖畫書閱讀,要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讓學生捧著書搖頭晃腦、津津有味地閱讀;讓學生在圖中指指點點、興奮不已地發現;讓學生與伙伴三五成群、情不自禁地表演;讓學生欲罷不能、興致勃勃地繪寫……圖畫書,形象的文學作品;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特征。但盡量不要讓低年級兒童去畫高度抽象的思維導圖,因為這樣的訓練可能不符合低齡兒童的思維特征。
? ? ? ? ? ?我的理解,思維導圖,其實更應該用在高年級。用得好,的確可以化繁為簡,一目了然。因為,高年級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過渡,提取信息、尋找關聯的能力越來越強,適當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整體把握文本,有助于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和縝密性。但,低年級大可不必。不然,容易把兒童導入理性的死胡同。
? ? ? ? ? ?N0.4 導學單:閱讀這件美好的事兒別讓導學單毀了
? ? ? ? ? ?三年級的孩子要完成一本書的閱讀任務。老師下發了一張導學單。什么摘錄好詞好句,情節梯,范恩圖,統整表格,提出不少于5個有價值的問題,寫一篇微型讀后感等等,竟有整整一張8開紙。結果,孩子難過地對媽媽說,我能不能不要讀這本書啊,煩死了!要做這么多的作業!
? ? ? ? ?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樣的事在有些學生身上就發生過。有的老師認為,孩子讀一本書,總要留下一些痕跡。做一些導學單,才能夠檢驗孩子是否認真讀過。于是,就出現了各種名目繁多的作業。
? ? ? ? 其實,兒童很可能會因為這些紛繁的導學單對閱讀產生本能的抵觸。閱讀,本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兒,千萬別因名目繁多的導學單,成為痛苦的折磨。
? ? ? ? 我們的導學單,能否少一些,再少一些?能否精一些,再精一些?能否有趣一些,再有趣一些?
? ? ? ? ?導學單是什么?是幫助、促進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是支架,是助手,而不是綁架學生的負擔。
? ? ? ? ? 別讓導學單以閱讀的名義,傷害兒童的閱讀興趣。兒童的閱讀,更多是在一種無壓力、無負擔的情況下,自然發生的。興致勃勃地讀,毫無負擔地交流,本身就是一種最舒服的閱讀姿勢,何必非要讓他們做復雜的導學單呢?
? ? ? ? ? 當然,兒童的閱讀興趣已經養成。讀一本書,做一兩道富有思維含量,又有一定趣味性,且不占用兒童太多時間的導學單,也不是不可以。適當地使用導學單,有助于把握學情,有助于培養兒童思維的條理性。
? ? ? ? ? 導學單,需要精心設計,更需要數量控制。而且,要讓孩子有選擇完成某一題的權利,有不做的權利。教師,要引入激勵機制,引導學生把完成導學單當作記錄閱讀發現的自然而然的行為,而不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 ? ? ? ? ? 如此,導學單才真正起到導學的作用。否則,就成了“搗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