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里,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自媒體,都被準大學生徐玉玉被騙身亡事件紛紛刷頻。圍觀群眾中有人不斷地詛咒、謾罵那個喪盡天良的罪犯;也有的人說作為一個準大學生,為什么連這一點點的打擊都承受不了。
其實,對于后面的那種觀點,我是完全不贊同的。因為,也正如菲茨杰爾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提到:當你想批評別人時,記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而當你說出這樣一句話時,你的潛意識里面就早已將徐玉玉這個女孩子劃到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中。
的確,相信對于一個從小被富養長大,衣食無憂的孩子來說,即便是不幸丟失了將近一萬塊錢,想必她也完全不會就此心內郁結,甚至是走上死亡的道路的。因為,在她的生活中,根本也就不缺乏那么一萬塊錢。而對于徐玉玉來說,這些錢是他們全家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可以說是她目前為止所見到過的最大數目的一筆錢了。他不僅是自己一年的學費,也是全家人在自己身上所寄托的殷切希望。
所以,對于她這樣的孩子來說,那些就不僅僅是錢,更是不能夠承受的生命之重。其實,被窮養長大的孩子,總是那么多。而我,也是那個從小被窮養長大的孩子。
童年的記憶里,沒有太多的游戲,甚至也沒有玩具。由于家庭條件的原因,爸媽也只能夠最大程度上地保證我們吃飽穿暖,讓我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去到學校,接受教育。盡管自己的童年生活缺乏太多的色彩,盡管他們傾盡了全力,也只能夠給我們那么多。然而,我也并不能夠就此而去責怪。因為,愛本就應該與金錢無關。
因為被窮養長大,因為不止一次地體會過想買的東西不敢買,不能買;想去的地方也不能去的感覺,所以在還未真正實現財務自由之前,對于錢,我也都是十分看重的。害怕那種全身掏遍,但是所有的錢也不夠去買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我也害怕一直還在不斷糾結晚上應該吃什么,但是看看錢包之后,卻發現剛剛的問題真的太多余。
但相較于此,我更害怕未來的人生里,依舊還是如此,會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擔憂,也會因為錢而發愁。被七零八落的生活活生生地磨成了黃臉大媽,然后外表邋遢,言語粗俗。我也害怕那些所有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對于我來說,恰恰便是最大的問題。
也正因為此,我不止一次地去嘗試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改變現狀。問卷,快餐店服務員,托管班老師,去年寒假去到酒店打工,以及現在所做的碼字民工。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做著這些事,除了想要擁有一定的自由基金,能夠看到喜歡的東西時不用再問家里要,不用再不敢去買。更多的還是想要證明自己能夠有能力,能夠不再是以前那樣的困窘。
經歷得越多,便發現擁有一種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否則,一輩子都只能夠做著那種別人隨時都能夠替代的工作。只能夠一直不斷地尋尋覓覓,走走停停。所以,只能夠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讓自己不斷地處于進步的狀態中。至于究竟什么才是屬于你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該怎樣去塑造,也正是大家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作為一個從小被窮養長大的孩子,至今,我依舊還是沒有魄力說出對錢的不屑,也不能夠說我很鄙夷它。也沒有那個魄力說別擔心,一切的一切都還來得及!也許一切依舊飄忽不定,但是我會依舊在堅持。
一直以來,總會聽到身邊的老人說著那樣一句話,似乎在他們眼中,真的是有宿命論之說,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活法,而不應該過多地去追求些什么。然而,對此,我只想說,即便生而平凡,但并不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