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眾所周知。
從昨晚的十一點的最后一秒鐘后,各種空間、朋友圈,幾乎所有的社交軟件在瞬間被鋪滿各種“曬”,有圖片,有感受,有祝福……
然而,在這種“曬”的行為之下,到底有多少母親,是真正的感受到了幸福的氣息,體會到由心的快樂呢?
自從各種社交軟件被普及運用,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將自己的大多數時間用在了這些科技產品上,以碎片化的方式耗盡了無所事事的無措感,填滿了貌似很有意義的空虛感。
然而,我們中不乏一些人,在這樣的日子里,在空間里曬著甜蜜的合照,感謝著親愛的父母;在朋友圈里發著感恩的祝福,宣揚著自己的幸福。
但事實卻是,空間里沒有自己的父母,或是自己的父母在空間里,卻從沒有時間和精力在這些空間里刷動態;朋友圈里也沒加父母,父母不會或沒有心思在這些消耗時間的工具上。他們的父母,往往只是用短信和打電話說話的方式進行交流。
真是可惜,他們的父母在應該收到祝福的節日沒有收到,只是一直傻傻守著手機而又自我安慰,等待著那個電話。
而那個“忘性大”的孩子,在發完朋友圈,空間動態后,就跑去繼續刷動態,忙著給別人點贊去了,焦急地等待著別人的點贊提醒。
在母親節的日子,母親竟只是“活”了手機里,“活”在了別人的世界里,“活”在了空間里,動態里。
“孝”,中國一直傳承的優良品德,無形之中,漸漸被我們丟在了身后。
親愛的你,你的父母,應該沒有只是“活”在空間、朋友圈里吧!
愿,沒有。愿,我們與我們的父母,可以多一些直接交流的機會。
換種方式吧!
真正的祝福,是在應該收到的人收到后才稱之為祝福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