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大美女都有著傾國傾城之貌,人們以通常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按照古人的排位順序,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除了貂蟬為虛構人物,其他均有史可考。那么,她們的最終歸宿和結局是什么?
沉魚之貌,西施浣紗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人,本名施夷光,因居村西,故稱西施,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是一個浣紗(洗衣服)女子,粉面桃花,相貌過人,魚兒看到她河水中的倒影,被迷得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故人稱有“沉魚之貌”。
吳越之爭,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險些滅其國。勾踐采納文種九條計謀,意圖復國,其中就有美人計。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選中了西施,訓練后,將其送入吳宮,迷惑吳王。最終,勾踐臥薪嘗膽,滅吳,成功復國。
關于西施的結局,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西施在勾踐滅吳后,被吳人沉入江中,有的說被范蠡沉入江中,有的說西施最終自縊。但是,人們普遍喜歡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西施在吳亡后和心愛的人范蠡駕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終??傊?,由于年代久遠,史料缺乏,西施的歸宿成為千古之謎。
落雁之美,昭君出塞
王昭君,本來是西漢漢元帝從民間選入宮的宮女,舉止端莊,姿容絕美,因得罪畫師毛延壽,不能得幸漢元帝。西漢將匈奴打得一分為了,南匈奴親漢,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后請求出塞和親,遠嫁邊關。
王昭君北嫁途中,被路上的滾滾黃沙和馬嘶雁鳴所震撼,停車彈奏《琵琶怨》,琴聲凄婉悅耳,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于平沙之上。故人稱昭君有“落雁之美”。
王昭君的結局也不幸運,僅嫁過去兩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就病故了。按照匈奴習俗,夫死從子,昭君要嫁給單于的兒子,王昭君不能接受,上書漢成帝,請求返回故土。但成帝令她遵從胡俗,昭君只得下嫁。12年后,單于又死了,王昭君自此寡居匈奴,又不能歸國,最終郁郁而終,留下一座“青冢”。但總的來說,王昭君卻是結局最好的。
閉月之姿,貂蟬拜月
四大美女只有貂蟬是虛構的,據早期的《三國志平話》記載,貂蟬只是她的小名,她本姓任,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后流落一方,貂蟬淪為王允的婢女。也有人認為貂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
貂蟬在后花園拜月,忽然,輕風吹來,一片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原來明月自知美不過貂蟬,竟羞愧的躲在云彩后面。故人稱貂蟬有“閉月之姿”。司徒王允利用貂蟬巧使連環計,周旋于呂布和董卓之間,成功的剿除了董卓。
關于貂蟬的結局,一說是呂布死后,曹操強納貂蟬為妾,貂蟬寧死不屈而選擇自殺;一說是貂蟬被送給了關羽,關羽認為她水性楊花,將其斬殺;也有人說,劉關張將貂蟬送回老家,最終孤老??傊?,無論是“慘死”還是“善終”,真假難辨。
羞花之容,貴妃醉酒
楊貴妃生在唐朝,無疑史料是最全的。楊貴妃,本名玉環,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據說花兒見了她都要含羞閉合。人稱其有“羞花之容”。本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妃子,被李隆基設計奪了過來,封貴妃。
楊貴妃受盡了唐玄宗的百般恩寵,“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過于寵信楊貴妃,重用楊國忠,致使國政荒廢,安祿山趁機作亂,唐朝陷入動亂之中。
關于楊貴妃的死,史料記載的是,唐玄宗迫于無奈,讓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用白綾吊死,年38歲,但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后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沒找到;有人說她死于亂軍之中,血濺馬嵬坡;也有人說她壓根就沒死,日本人甚至說她逃到了日本;總之越傳越玄乎。
??古代的美人都是封建帝王的玩物,越是美艷,越是可憐。四大美女,除了王昭君遠嫁和親,其他的要么死于非命,要么下落成謎,死走逃亡,連個準確的結果都沒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