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化是西方的主流文化,對西方社會的生活習俗、倫理道德以及繪畫、建筑、音樂等文化方面有深遠的的影響。耶穌是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認為是猶太舊約里所指的救世主(彌賽亞)。大部分基督教教派相信他是神子和三位一體神中圣子。而伊斯蘭教則認為,耶穌是先知以及救世主。
耶穌生平
耶穌出生到升天的生平事跡傳統上都是按系列分類的,每一個系列中包括大量事件。現簡單介紹下歐洲藝術中最常描繪的事件。
道成肉身系列及耶穌的童年
這些事件講述耶穌的孕育、降生、幼兒期和青年期。
圣母領報: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告訴瑪利亞她將為上帝生子。圣靈通常被表現為一只白鴿,象征著道成肉身,即神奇的孕育。
圣母往見:懷孕的瑪利亞看望她的堂姐以利沙伯(Elizabeth),以利沙伯即將產下施洗約翰(John the Baptist),她是第一個認識到瑪利亞腹中胎兒的神性的人。
耶穌誕生:耶穌出生時,瑪利亞、耶穌的養父約瑟(Joseph)和圣嬰基督所組成的圣家族常被描繪成身處馬廄,或如在拜占庭繪畫中則身處巖洞。
天使報喜信給牧羊人及牧羊人的敬拜:一位天使在夜間向野地中的牧羊人宣告耶穌降生之事。牧羊人于是前往耶穌的出生地向圣嬰致敬。
東方三博士朝拜:三博士(magi,中世紀時稱為三王),即從東方來的三位智者跟隨一顆明亮的星星行走了12日,找到圣家族并將禮物獻予耶穌。
圣母進殿:瑪利亞和約瑟帶著嬰兒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圣殿,虔誠之人西緬(Simeon)和女先知安娜(Anna)在那里預言了耶穌的救世主使命和殉道之死。
屠殺嬰孩及逃亡埃及:希律王下令殺死伯利恒城里及周邊所有2歲以下的男孩,因為預言中說他將被新生的敵對之王殺死。圣家族逃亡埃及。
公開傳道系列
耶穌受洗:施洗約翰在約旦河里為耶穌行洗禮,承認耶穌為上帝之子之化身。這標志著耶穌傳道開始。
召喚馬太:耶穌對稅吏馬太說“你跟從我來”,馬太成為耶穌的第一個門徒(使徒[Apostle])。
耶穌在海面上行走:在一次暴風雨中,耶穌在加利利(Galilee)海面上向著坐在船中的使徒走去。
使拉撒路復活:耶穌在其友拉撒路(Lazarus)死去并下葬4天后使其復活。
將鑰匙交與彼得: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使徒彼得,指定他為自己的繼承人。
變容:在耶穌最親近的門徒的注視下,上帝將耶穌變為一團耀眼的幻影,并宣布他為自己的兒子。
潔凈圣殿:耶穌將兌換銀錢和買賣牲畜的人從耶路撒冷圣殿中清除出去。
受難系列
受難(The Passion,源自拉丁語“passio”,意為“受苦”)系列包括耶穌之死、復活及升天。
進入耶路撒冷:眾人迎救世主耶穌,他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
最后的晚餐:在逾越節(Passover seder)晚宴上,耶穌告訴門徒他將死去,為基督教圣餐儀式奠定了基礎:吃面包喝葡萄酒,以此來紀念基督(嚴格地說,耶穌在超脫凡胎肉體之前叫做耶穌,超脫之后則叫做基督)。
耶穌為門徒洗腳:在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穌為門徒洗腳,示范什么是謙恭。
園中的苦惱:在客西馬尼(Gethsemane),門徒都睡著了,耶穌則與自己對苦難和死亡的恐懼斗爭。
背叛(被捕):門徒加略人猶大(Judas Iscariot)收了錢財,向羅馬士兵指認耶穌。耶穌被捕。
彼得不認主:正如耶穌所預言的,在耶穌被大祭司該亞法(Caiaphas)盤問之時,等候在大祭司殿外的彼得三次否認認識耶穌。
耶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羅馬總督龐修斯.彼拉多問耶穌他是否自稱猶太人之王。耶穌沒有回答。彼拉多勉強將他定罪。
鞭笞:耶穌被羅馬士兵鞭打。
耶穌被戴上荊冠(戲弄基督):彼拉多的士兵給耶穌穿上袍子,戴上荊冠,叫他猶太人之王,以此來戲弄他。
背十字架(通往髑髏地之路):耶穌背著木十字架(他將在十字架上被處死)從彼拉多的宅邸走到各各他(Golgotha),即髑髏地(Calvary)。
耶穌受難:耶穌雙手雙腳被釘在十字架上,承受巨大的肉體痛苦后死去。
下十字架(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放下):耶穌的追隨者把他的尸體從十字架上放下,包裹起來準備下葬。在場的還有圣母瑪利亞、使徒約翰,在某些記述中還包括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
哀悼基督(圣母哀子):極度憂傷的追隨者們圍聚在耶穌尸體旁。在“圣母哀子像”中,他的尸體躺在圣母膝上。
安葬:圣母瑪利亞和其他人把包好的尸體放入一口石棺或石墓。
地獄邊緣(即東正教中的征服地獄或圣者復活):基督下到陰間或地獄邊緣,解救沒有聽過基督教導的有功之魂,即《舊約》中的先知、以色列諸王,以及亞當和夏娃。
復活:基督在下葬后的第三天復活。
三瑪利亞在墓地:受驚嚇的士兵在一旁觀看,基督的女性追隨者(圣母瑪利亞、抹大拉的瑪利亞和使徒大雅各[James the Greater]之母瑪利亞)發現墓是空的。
向抹大拉的瑪利亞顯現、以馬忤斯的晚餐及多馬的疑惑
這三件事發生在從基督復活到升天的40天之間,基督告訴抹大拉的瑪利亞“不要碰他”,跟門徒在以馬忤斯(Emmaus)共進晚餐,并請門徒多馬(Thomas)摸他脅旁的刺傷。
升天:在門徒的注視下,基督被從橄欖山(Mount of Olives)帶往天堂。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