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傳》,學生存之道2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背景:坐在轎子上的祺貴人與在宮中行走的年答應(即當年的華妃)狹路相逢。祺貴人有意刁難年答應,結果被年答應頂撞回來。

祺貴人(得意狀):我以為是誰,原來是華妃娘娘。可是娘娘健忘,總還惦記著自己滿門榮耀。卻忘了樹倒猢猻散。
年答應:樹倒猢猻散?這句話說得真好。你倚仗家里的功勞進宮,和我當年有什么兩樣?你以為做了一場美夢,只怕會落得和我一樣的下場。
祺貴人(憤怒):你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答應,竟敢冒犯于我?等我告訴皇后和菀嬪,你就知道了。
年答應:皇后如何?菀嬪又如何?還不都是我當年的手下敗將?

點評:祺貴人剛進宮便得寵,本來想在昔日的華妃娘娘面前耍威風,沒有想到華妃娘娘雖然被貶為年答應,但是氣勢上依舊沒有弱下來。面對祺貴人的挑釁,年答應幾句話便將其噎得說不出話。祺貴人本來位分比此時的年答應高,面對年答應的嗆聲,她居然選擇要去告訴皇后和菀嬪,結果又被年答應嘲笑了一番。

祺貴人犯了兩個錯誤:一,在不明背景的情況下,對皇上身邊曾經的紅人加以打擊;二,被人激怒后,不懂得控制情緒。

同樣的錯誤富察貴人也曾經犯過。當時甄嬛受皇上冷落,富察貴人在長街上命人掌摑甄嬛,后來富察貴人在甄嬛重新的得寵后被自己活活嚇死。

啟發:在職場或者官場中,升遷、降級或者受到冷遇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請千萬不要隨大流去輕視或者當眾侮辱一個被降級或者受到冷遇的人。不管別人的處境多么慘,以后是否能夠重新爬起來。要知道,這個人有風光的過去,必定有不凡的本事。有朝一日,如果他重新飛黃騰達,他必定會記得當他在落魄的時候,每個人對他的態度。

在職場中,如果主動去挑釁別人,就應當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不要自己去挑釁別人,結果還被別人氣的夠嗆。尤其是一些管理層人員,本來想教訓一下不聽話的員工,可是員工說話比你更嗆,如果你此時說:我要去告訴我的主管。那個被你訓斥的員工只會更加嘲笑你。

2

背景:祺貴人剛在年答應處吃了悶虧,便希望皇上能夠為她出一口氣。在皇上面前不依不饒地講年答應的不是,說她以卑犯尊,要求皇上懲罰年答應。

祺貴人(梨花帶雨狀):臣妾在宮中遇見了年答應,誰知,她不僅對臣妾視若無睹,還譏諷臣妾是倚仗家里功勞進宮,自以為是做了美夢,以后卻要落得和她一樣的下場。
皇上:年答應脾氣不好,你別理她。
祺貴人(不依不饒):皇上偏心,一聽見是年答應就不管了。
皇上(笑了一下):好了,這件事朕自會處置。
皇上問站在旁邊的蘇培盛:祺貴人說的可有其事?
蘇培盛:皇上,祺貴人說的確是實情。但是年答應也是事出有因,今天是年羹堯三七。難怪年答應脾氣不好了。

點評:祺貴人此時進宮沒有多久,皇上對她還有幾分新鮮勁。所以在祺貴人不依不饒想要皇上處罰年答應時候,皇上對她的行為沒有多生氣,反而覺得很可愛。當皇上問蘇培盛此事是否屬實的時候,蘇培盛的回話尤其關鍵。因為他跟在皇上身邊,知道皇上對年答應有一份情意在,并不想因為這種小事對年答應趕盡殺絕。但是他也不能當著琪貴人的面說祺貴人的不是。所以,蘇培盛的回話看似合情合理,不偏不倚。他做到了誰都不得罪,還給了皇上不懲罰年答應的原因,讓皇上有臺階可以下。

啟發:有的時候,你可能會面臨到別的部門的人來找你的主管調借人力或者有事情幫忙。如果你知道你的主管并不愿意幫忙的情況下,你可以找一些比較合理的符合客觀事實的理由來答復對方。雖然作為同一公司的員工不必如此,但是很多時候,主管必定有自己的考慮,跟隨主管的步伐走,必然沒有錯。并且符合客觀事實的理由既解決了自己的主管的問題,也不會得罪對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