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本自控力,發現書中講了很多意志力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簡單總結幾個提到的意志力傾向和解決方法。
1.壓力勾起欲望
表現:
女性感覺焦慮或者抑郁的時候,很可能會去吃巧克力,但他們這一解壓方法的唯一效果,就是帶來更大的罪惡感。
令人恐懼的吸煙警示會讓煙民更渴望香煙,經濟危機會讓人更想購物。
對自己經濟狀況表示擔憂的女性,會通過購物來排解內心的焦慮和壓抑。
暴飲暴食的人為體重增加或者缺乏自控力感到羞愧的時候,他們會吃更多的東西來撫慰自己的情緒。
拖延癥者想到自己遠遠落后于進度的時候,他們會萬分焦慮,這反而會讓他們加速拖延下去。
解決:
鍛煉或者參加體育運動;閱讀,聽音樂;和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培養有創意的愛好。
2.及時享樂
表現:
一群孩子在房間里,桌上有2份零食和一個鈴鐺。等研究人員回來,可以得到2份零食;等不及,可以搖鈴立刻吃掉1份零食。一部分孩子會選擇立刻吃掉1份零食。
解決:
在誘惑面前等待10分鐘,時刻想著長遠獎勵和目標。
3. 光環效應
表現:
如果把漢堡和沙拉一起端上來,客人會覺得漢堡比單獨端上來少了很多卡路里。使你放縱的東西和使你覺得品德高尚的東西同時出現,會產生光環效應。
小的綠色行為會降低消費者和商家的罪惡感,允許他們做出傷害性更大的事。
解決:
我們需要忘掉美德,關注目標和價值觀。
4. 那又如何效應
表現:
描述了從放縱,后悔到更嚴重的放縱的惡性循環。
多吃了一口蛋糕,感到情緒低落。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整個解釋計劃似乎都落空了。但是他們不會為了降低損失而不吃第二口。相反,他們會說: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經破壞了節食計劃,不如把它吃完。
解決:
自我同情和原諒
5. 虛假希望綜合征
表現:
看著信用卡賬單的時候,下定決心不亂花錢并且定期存錢的宏偉決定會讓我們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但后來我們并沒付諸實踐。
解決:
用實際行動代替好心情。做出改變需要你控制自己,在想說要的時候說不,想說不的時候說要。
6. 明天會更好
表現:
今天不健身,先吃一頓燒烤,明天再開始減肥。今天把這根煙抽了,明天再開始戒煙。
我們想到未來的選擇時,就很容易犯下大錯。我們不斷期待明天能作出和今天不同的選擇,但這種期待是錯的。
如果我們現在表現糟糕,卻用對未來的樂觀期待來掩飾它,那么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設定這個目標。
解決:
當你想改變某種行為時,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而不是減少某種行為。比如每天抽同樣數量的煙,而不是減少吸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