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企業家讀書會平臺發起的眾籌書吧項目,今天舉行了第二次發起人會議,特邀部分智庫專家參加會議,主要討論商業模式和選址的問題。之前我和周童會長溝通,要不要拿個方案出來討論。作為這個項目的眾籌架構師,我和周會長最后達成一致共識,就是還是要有一個簡單的方案,作為拋磚引玉。
我簡單做了個PPT,重點講了眾籌書吧的定位、5大功能、8大回報和書吧的業態規劃以及幾個候選的場所介紹。PPT只有20幾頁,都是干貨,文字很少,以圖片為主。我列出了眾籌書吧選址的四要素:一流的地段、二流的位置、三流的租金和充足的車位。各位發起人紛紛發表意見,多數人對其中的一個場所表示贊同。眾籌書吧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楊眾籌講過,眾籌前期是沒有方案的,有方案容易被當靶子打,沒方案磨成理想的樣子。通過眾籌書吧的實踐推進。我談談眾籌有方案好還是沒方案好的具體看法。
個人認為是否有方案,不能一概而論,可能要因地制宜。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思維相當活躍,一旦遇到討論,大家踴躍發言,相當熱烈。記得上次去北京參加雄安咖啡館第一次線下會議,不少人爭著發言,而且覺得發言時間太短意猶未盡。參與人對眾籌雄安咖啡館的認知上相對比較趨同,容易達成共識。后來我在琢磨,三線城市能不能這樣干,我們也沒有方案,沒方案磨成理想的樣子。后來一想不能,我們得接地氣。比如在洛陽,大家相對習慣的模式,尤其是企業家們,是事先有個方案,討論起來才有方向,不至于會議總是在漫談,效率不高。而且幾個發起人建議,每次會議要有成果,至少得確定一個事項。因為企業家們的時間都很寶貴,大家希望推進速度快點,效率高些。
就拿眾籌書吧來舉例。作為牽頭人的周童會長和架構師的我,很多問題我們得事先去想,如果我們都沒有想明白,發起人一問我們三不知,那就尷尬了。所以每推進一步,我們都在背后做大量的基礎工作,確保會議效率高一些,最主要是要有成效。
通過實操項目,我們也在驗證和完善中國式眾籌的理論。我的體會是,一定要有個初步方案,哪怕不要太詳細,至少要提綱挈領講明白。今天早上看到朋友圈有一則微信,說唐玄奘是最早回答哲學三大命題的人。他怎么說呢?“貧僧唐玄奘,從東土大唐來,去西天取經”。多么簡潔的自我介紹啊。中國式眾籌在具體項目的實踐中,無論是否有方案,都需要回答“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哪里”這哲學的三大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