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新鄉第52次約練
今天第一次觀摩了焦點應用到實際咨詢中的整個過程,由衷的佩服來訪者,面對糟糕的狀況,能有理性的頭腦對待問題,更佩服咨詢師沉著穩重的陪著來訪者,不管是來訪者還是咨詢師,都讓我看到了冷靜兩個字的力量,當然還有理性,比較客觀的對待事情的發生發展,這或許都是自己比較欠缺的部分吧,所以比較看重,也特別想改變,說到這兒,想起跟咨詢師老師兩個人在聊天,賈老師就像大姐一樣,每次約練的時候,都很有耐心的帶領我,作為初學者的我,有時候說話也不是太到位,或者表達不是太清楚,他都特別能包容我,讓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到了溫暖,其他老師也讓我有了這種感覺,特別想感謝她們的這份愛心,在聊天的過程中也提到了自己給人的感覺,比較憨厚,比較直爽,比較真誠,這三點我都非常認同,但有時候也比較矛盾,正是因為現在的這個性格,才讓自己處于這種不好不壞的狀態中,有時候也挺討厭自己這種性格的,但似乎對于其他性格,我又不太適合,就像我們挑衣服一樣,別人穿這件衣服合適,我們穿上就不見得適合我們,適合我們的別人也未必適合別人,所以說,與其糾結在矛盾中,不如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吧!性格這種東西好像是與生俱來的,后天想彌補,只能有照貓畫虎的感覺吧!那與其這樣,不如還做那個自己,還做那個真誠憨厚直爽的,有時候有點二的那個呂衛花吧,或許也正是因為自己是這種性格,才讓大家也喜歡我,接納我,理解我,欣賞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只有三觀相同,或者相似的人才能聊到一塊兒,不勉強,不苛責,隨緣吧!
第七次課的收獲
應用問句不但適合在困境中的人,也適合正在努力向上的人,讓對方更有力量,我特別想問問孩子,再這樣冷的情況下是什么讓你堅持努力向上?看到每句話都可以重新建構,也是一個切入點,我們和孩子的關系相對好的時候再談事,不見得非得都得聊學習,也可以聊聊偶像,聊聊在學校發生的事,也可以聊聊游戲。為家長一定要看清形式,什么情況下能聊?能聊些什么?我們又做了一些什么事兒,能讓孩子跟我們聊的更多一些?當然關系好了,時候不用做什么也能聊?這都是我們所期望的吧!聊的時候要看到孩子的難得,優勢資源要保持對孩子的好奇,當然和孩子聊,一定要有目標,最后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上,也就是一小步的行動。作為家長,要換位思考,感受他的感受同頻才能共振,不以改變為目的的改變才有可能改變,而且要尊重孩子,這就要求家長在幫助孩子前要敲敲門。影響學習動力的四大因素,一情緒二關系三希望感四成就感,關于情緒,夫妻關系是首要的,給愛人肯定給孩子肯定,只有夫妻關系和睦了,孩子才能穩定情緒,專注在學習上,對于越不可愛的孩子,越需要被關愛,越糟糕時越需要接納,就像黑暗中有一縷陽光,照進了溫暖,孩子才有可能出現成就感,人人都有一顆玻璃心,都需要被呵護,當我們變得足夠強大了,才能增強自信心,不管對來訪者還是孩子,努力去做到不評判,不預設,環境影響眼界,眼界影響出路,而焦點的學習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寬度,提供更多的選擇性,更讓我們看到得到后會有多好,現在在努力得到的路上付出的努力都值得。面對來訪者,面對孩子,我們要學習達到水引子,先相信它有水,其次,放下自己示弱,試著用,越用越有用,想讓孩子在哪方面強就在這方面示弱,多聽孩子說表達好奇懷有敬畏之心,相信孩子好奇,孩子思考想要的已經做到的探討,接下來做什么有不一樣的?交給孩子,大抓小放,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