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從小到大,好多身邊的人都會說你愛哭,一個又一個“過來人”走到媽媽跟前和我說,“你要好好地教育你兒子呀,男孩子怎么像個女孩子這么容易哭的”,聽到別人這么說,媽媽有時也會在想,是不是你真的這么脆弱?是不是真的需要培養“狼性”?在觀察了這么久,媽媽只想對你說:“親愛的孩子,男子漢也可是一個愛哭的人!”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什么時候會哭呢?很奇怪呀,在踢球時,即使是重重地摔在地上,腿都碰出血了或者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看起來就會非常痛的樣子,但是你也不會哭,仍想著和小伙伴約下一次踢球的時間,不愿意錯過任何一次可以踢球的機會。如果其他人看到你那一刻的樣子,一定會又給你貼上“硬漢”的標簽!
人是有很多面的,你“硬漢”的另一面或許就是柔軟的愛哭的小孩。那你什么時候會哭呀?好像是兩種情況,一種是你覺得你受了委屈,這種情況是最多的,另一種是你看到了他人受委屈。
你覺得自己受了委屈,你就會很不高興地哭。是呀,當一個人感覺自己難受時,流淚是人抒發、緩解情緒的一種本能。人因為某件事情觸動內心中悲傷、難過的情緒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不會因為你是男孩子而不正常。而且這些悲傷、難過的情緒也沒有必要去壓制,更沒有必要為了別人眼中的堅強而不去理會自己的這種情緒。如果隨著淚水被情緒觸動自然而然地流下,心里中無助、難受的感覺會逐漸少一點,心情會舒暢一點,那么就讓淚水滴下就好,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媽媽更希望你關心,哭過以后呢?當淚水都干了以后這種難受的情緒還在嗎?你下一步該做些什么呢?是一個人躲在一邊繼續生悶氣?還是淚水干了干脆把剛才哭泣的事情也忘了?還是哭過以后想想為什么會覺得委屈,這個委屈該怎么解決?很有意思吧,哭了不能白哭,哭過以后該干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男子漢不是看流不流淚,而是看流淚后做了些什么。很多時候,你會一邊哭一邊說:“我覺得難受,我覺得受了委屈了……”,媽媽會抱著你,因為媽媽想告訴你,此刻的你是難受的,但不是無助的,身邊還有媽媽或者其他大人給予你幫助,不是幫助你不再受委屈,也不一定幫助你完全“解決”這個“委屈”,而是幫助你去一起去思考“委屈”是怎么來的,再分析分析這個“委屈”到底讓你“委屈在哪里了”,這個“委屈”到底是誰的責任。淚干后,看清楚想明白“委屈”,即使這個“委屈”一直都會在,也會可以坦蕩蕩地與之相處。
你很小的時候,就會因為電視新聞里或是電視劇里有人受傷、生病或者其他值得憐憫的遭遇而哭,從那時起,媽媽就知道你不僅善良而且更是一個共情力很好的孩子,可以敏感地感受到別人的情緒變化。這點很好呀,媽媽,希望你繼續保持著這種能力,你越長大,越來越會發現這份共情的能量。
親愛的孩子,“男子漢”在媽媽眼里更多的代表愿意承擔責任、堅持目標等意志品質的因素。和哭不哭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無關,男子漢不僅是一個可以流著血的人,也可以是一個流著淚的人。
你愛聽三國故事,現在又在重聽《易中天品三國》,你也會說易中天說史書上對曹操大多是“先祖大笑”,對劉備的好多是“哭”,也正是這些哭哭啼啼的記錄,讓很多人覺得劉備不像是個英雄,但我們都透過被世人詬病窩窩囊囊的表面,看到了他“五易其主四失妻子”仍風雨兼程的強韌之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愛你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