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年后,可能會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父母相處方式等對自己的影響,也可能不會想,或是從來沒有認真想過。
? ? ? ?這個新聞,講的就是一個十五歲少女信奉的“愛情”與“理解關懷”結果被騙強暴然后被害的故事。(http%3A//mp.weixin.qq.com/s/gY2nd77N3-roEZolbhYYMw)
? ? ? ?一個十五歲的花季少女,永遠終結在了她美麗的時刻。。。多少人夢想回去的時刻!
那么悲劇是如何發生的?這個世界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可貴的感情和人事啊!
? ? ? ?第一,就是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教育缺失。如果她的父母給予她足夠的愛,足夠關心她,能夠以心交流,那么有了男朋友,有了那么開心的事情,何以不和父母說,一起分享喜悅?因為父母不是她親近的人,她并不想說,有事情,只會悶心里,連同齡好朋友都不說。其次,她告訴父母去朋友家過夜,她父母根本沒有去證實,或者是給她的朋友的父母打電話說明一下。安全教育的缺失,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女孩毫無防范和判斷識別能力,這與聰明與否無關,這是常識性問題,也缺失嚴重!再者,女兒頻繁與他人發信息互動,做很多事情,心不在焉,獨處時間變多,父母也不關注么?你們不打擾,是作為父母尊重子女的素養,但是不代表你們不需要觀察知道,而不履行作為父母保護女兒安全的責任啊。
第二,為什么青春年華時,容易把愛情看作生命中唯一重要的東西?除了缺乏父母理解關愛,缺乏知心同性朋友,生理原因,還有就是視野太窄,活動范圍局限,或者過于自閉。看不到這世上其他美好的事物,就沉浸在感情或者毒品、性欲等犯罪里。心里沒有感覺美好的,能夠引起熱情的事物。
? ? ? ?直到現在為止,哪怕二十多歲,早就成年的,依舊有些體會不到親人的愛,朋友的重要性,而眼里只有愛情,只有情人。我不是說,愛情狹隘,當然,愛情是比任何感情都能夠喚起你對生活熱愛的東西。但是,你的眼里不應該只有愛情。每次看電視劇,電影,幾乎不是有愛情為主題的,我們這些年輕人根本就看不進去。看完后,記憶比較深刻的,好像也只有愛情。
我們的影視娛樂文化,書籍,在宣傳方面,也是如此。女孩本來就比較重視感情,就更會傾向愛情。這也是為什么,總是會有更多的為了愛情與父母決裂的女兒,卻少些與父母決裂的男孩。女孩,容易被情感打動,而左右行為。
? ? ? 那么,父母及學校教育或大眾傳媒文化該如何改觀這種情況?
不言而喻,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導師,值得信任的人,能夠平等交流互動,互相尊重的人。我相信,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有些不懂得事情,他們一定問的最多的是父母,父母該以什么樣的方式講解?當然不是以你大人的視角,而是從小孩子的經驗認知方式讓他去理解?假如,小孩問你,為什么面粉作為英語名次,表示不可數的呢?你是告訴他,太多了,數不清,還是這是規定,約定俗成?如果你回答后者,就太悲哀了。你既會潛移默化告訴他,好多事情都是規定的,讓他對你已習以為常的世界失去思考疑問,也會扼殺了他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他變得呆板無趣,甚至決定他以后的思維方式。慢慢的,他覺得不能從你那里得到他能夠理解認同的答案,你們就這么地漸漸地思想不在一個維度,后來就沒法溝通交流了。他有什么事情,也不想問你了。再舉一個例子,小孩子特別喜歡下雨,他不怕被淋濕,甚至故意去踩水坑。你是否去阻止他,拉他回來,說跟說你會感冒生病的,你鞋子會濕的,凍腳,你衣服會臟,不能這么做。。。所有的這些,除了抑制他壓抑他,還是逃避式思維。首先,他很小,見到自然現象都覺得很驚奇,對所有事物充滿好奇,這種好奇不應該被壓抑阻止。衣服,鞋子會濕,你可以給他穿雨鞋雨衣,打傘,陪他一起在雨里玩耍啊,這是工具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你不讓他做,以避免凍腳生病,這就是逃避。我一直覺得為人父母不會教育,對小孩子真是悲哀,你們遲早有一天,把他們變成和你們一樣,失去好奇,失去很多興趣,失去創新,變成僅僅生活在生活中,不需要思考,也體會感受不到多少美的那種人。
? ? ? 學校教育,至今為止,都木有在性教育方面有正確的合理引導。至于大眾文化,只能自己去判斷了。
? ? ? ?至于如何使青少年,不把愛情作為唯一的理解與值得珍視的情感。就不用說了,前面提到過。一個人,最先建立的親密情感是和父母,然后是朋友,然后是異性的愛。所以還是父母要重視。至于友情,父母應該尊重小孩的朋友像小孩子尊重他們的朋友一樣,盡量創造它們和同齡小孩子玩耍的時間,以建立友誼,建立對同齡人間的互相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小孩說,要去找朋友玩或者請朋友到家里來,父母應該表示出極大的熱情和歡迎。你重視他的友情,他的朋友,他們會更愿意和你溝通交流。不管友情,還是愛情,父母都不應該去干涉,除非真的有人身財產的安全隱患。父母可以問孩子,你們最好的朋友是誰,你喜歡他們什么,然后父母可以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如何建立友誼,至于說不和壞孩子玩,那么也要清楚,為什么你的孩子喜歡跟他們玩,哪方面吸引了他們。親情,友情,都有了,孩子,還需要興趣和娛樂方式,不管他的興趣以后是否成為他的事業或工作,他小時候的興趣以及娛樂方式,很有可能成為他以后減壓放松調節壓力負面情緒的方式。所以養成健康的或者高雅的興趣娛樂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 ? ? 耐心尊重,正確的引導,永遠勝于壓制。所有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都不是堵塞和躲避,而是疏通和面對,引導。很多成年人對世界很多美好自然的事物,麻痹無感,認知已經固定,抱有諸多偏見,既保守又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