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店里看到一對在鬧矛盾的情侶。
起因是兩人在一起時,男方總是心神不定,翻來覆去地盯著手機屏幕,像是有什么急事。坐在對面的女孩子不樂意了,三番四次找話題,對方卻心不在焉嗯嗯啊啊地回復,于是一言不發地站起,火冒三丈提起包包往外走。
男生連忙拉了女孩子的手,低聲問她:“你怎么啦?”
女孩冷面道:“你心里有數。”
男生一臉懵逼:“我怎么啦?”
女生一把甩開他的手,自顧自地走了。
或許怕惹出的動靜太大,男生匆忙結賬,也追了出去。
作為旁觀者,我不知他們最后會如何發展,但看勢頭,故事必然上升到“你在見面的時候玩手機就是不愛我”→“那我們分手好了”的高度,然后男生要么一頓哄,要么兩人冷戰,或重歸于好或以此導火線各奔東西,不論如何,一段感情因此產生嫌隙。
市面上教導如何聊天,如何培養高情商的文章實在太多,各種技巧和套路也層出不窮,卻少有人真正強調,也就是在親密關系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坦誠。
猶記得《女人來自金星,男人來自火星》中有這么一個故事。妻子發現丈夫近期茶飯不思,每天回到家中唉聲嘆氣,同他說話也是愛理不理的模樣。
畢竟女性感情豐富并且極其敏感,一言不合就給自己加戲。
于是妻子開始各種猜疑:他是否不愛我了呢?→他回家那樣痛苦,難道外面已經有了另一個女人?胡思亂想一開閘門就關不上,一番思索下來妻子已經心神俱灰,開始考慮辦離婚手續和分居的安排,直到晚飯間丈夫忽然長嘆一聲:“不想吃沒胃口,我喜歡的球隊竟然輸球了!”
看起來啼笑皆非的起因,有時候卻能成為覆滅一段感情的始作俑者。追根結底,其中關鍵的原因莫過于:
我們固執又自以為是,誤以為心平氣和溝通是作小伏低,寧愿高傲地為了顏面悶不做聲,卻不愿意嘗試放下身段問一問對方反常的原因,或者解釋自己做某件事的意圖。
對陌生人往往能夠做到彬彬有禮,相敬如賓,然而對待感情親密的家人,友人和愛人的時候,我們卻總有一種不恰當的自信:TA應該懂我;TA應該知道這樣做會傷害到我;TA應該知道我不喜歡這樣……
近年來我越發清晰地了解的一件事情包括:世上絕對不存在毫無遺漏地感知你情緒的人。
先不提環境差異,性別差異和個體差異,同一個家庭成長起來的兩個孩子想法都不盡相同,哪怕是生養我們,與我們共處數十年的家人,在做一個決定時候尚且要花相當多的口舌才能讓父母理解,更何況是后天相識的朋友和伴侶?
希望得到不用解釋就被懂得的默契,并以此作為標準判斷對方在不在乎自己,這在另一種層面上是變相的道德綁架和苛責:
如同小時候爸媽對我們說如果你不按照我所的做就是不孝順;
如同伴侶認為你和我看法不一樣就是不愛我——
完全剝奪對方個人獨立的看法,容不下一丁點異議,一言不合就炸毛,情緒化的人更容易被情緒挾帶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比如剛發生的一女士在猛虎區與丈夫發生爭執強迫對方下車,結果被猛虎咬成重傷,連累前來救她的母親殞命;比如民生新聞中年輕的女孩子逼迫不會游泳的男友一起跳河以證明對方對自己的愛,導致兩人雙雙溺亡;甚至有乘客與司機發生矛盾動輒就搶方向盤,罔顧全車人的性命安危……
大部分都因為自己的安全感不足導致情緒上的風聲鶴唳,用外化的張牙舞爪掩飾自己色厲內荏的脆弱心思:因為太想得到愛和尊重,以至于在對方產生遲疑的時候點燃滔滔怒火,直到失去理智產生無可挽回的后果。
我能理解這樣有話不能好好說的這種人的心態,同時也深受其害。
情緒不穩的人給外人帶來的往往是負能量的,令人窒息一般低氣壓,壓抑的氛圍,教人要么想要逃逸,要么兩人一同沉淪在絕望里。
這樣的親密關系無疑會對彼此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近年來我慢慢琢磨出幾個要點,對于平復親密關系之間的矛盾成效顯著:
1,坦露自己的感受。
在情緒不穩的狀態下發言或者有任何行為都是不妥當,而且大多數都會令自己后悔的,建議此時先深吸一口氣,在心里倒數30下再開口。
坦誠跟對方交流你真正的感受,比如:“你這樣說/做我很難過,是不是因為今天發生了什么不高興的事情所以你……?”誠懇地詢問對方理由,并平復心情來接受對方的解釋。
而非意氣用事下對彼此想當然的判斷:你不愛我,你變了,你以前不是這樣的,分手吧……
其實不止是在親密關系里,普通人交往過程中也難免會碰到對方狀態不佳,出言不遜的情況。
曾試過在購物平臺聯系客服,咨詢一個產品細節,對方態度非常糟糕,滿屏幕的不耐煩,恰逢當時我心情不錯,也體諒將近午夜對方仍在線的辛勞,就隨口問了對方:“周末工作挺辛苦的吧?今天不開心?”屏幕那頭頓了一會,然后客服大概也知道自己態度問題,后來的語氣明顯軟化,交易得以順利進行。
2,真誠道歉,解釋自己的言行。
人吃五谷雜糧,生活瑣事又多,被惹毛是經常發生的。作為施加情緒的一方,對于親密的家人,朋友和伴侶,有些時候我們關心則亂,因為關系親近所以經常很多話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
比如我有個閨蜜,心大,在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時候總有些讓我意外的做法,在我的角度看來如同自己挖坑自己跳一般,魯莽又愚蠢。
偏偏我又是個急性子,關心情切之下為了勸對方打消念頭說了很多逾越且過分的話,閨蜜沉默了很久。
我自己越想越覺得不對頭,再親密的關系也需要講究分寸,但錯誤已然造成,雖然往木板上拔釘子也消除不掉傷害過的痕跡,但總比嘻嘻哈哈掩蓋過去,讓此事成為兩人日后的心結要好。
于是知錯要改,顏面再重要也比不得十幾年的友誼,在我坦誠道歉,解釋這樣說話都是出于關心她想要她過得好,沒有惡意。同時強調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她要堅持自己的意見,那么我也會尊重她的選擇。
這樣一番解釋,閨蜜也坦誠地講了自己的想法,于是這事就過去了。
太多人因為無法好好說話而導致關系出現裂縫,所以我們要學會的應該是保持情緒平穩,好好說話,讓溝通更有效,而不是光發泄怨氣,導致關系破裂并且對解決問題于事無補。也曾被人夸過我情商高,而我其實只做了兩點:
一,少管他人閑事,我一般極少會過問他人的做法,如非損害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向來會持“你開心就好”的原則,間接等同于尊重對方選擇,給予對方自由。
二,坦誠從寬。不滿要及時提出。誰也不是對方肚子里的蛔蟲,哪怕是親近的人也不可能連枝葉末節都照顧到你的情緒,所以覺得被冒犯的部分一定要真誠溝通,互相理解達到一個彼此都舒服的相處狀態非常重要。
另外,愛要大聲說出來,像我一直就是興致上來了笑嘻嘻對朋友家人表白,告訴對方好愛你哦么么噠,一副矯情的傻缺模樣。也向來是知錯就改的好孩子,雖然脾氣夠執拗,不是學不會怎樣做一個嚴謹不輕浮的人,只是單純覺得:
在社會打拼需要防備的虛情假意已經夠多,每天戴著盔甲和面具應付各路怪力亂神,為的就是有能力給自己在乎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既然真心在乎,又何必用牙尖嘴利假以辭色?
刀子嘴豆腐心什么的,最吃虧了。
我曾遇到過付出善意卻被辜負的經歷,也擁有過困窘時刻無條件給予援手的朋友,所以你看,付出真心哪怕有可能錯愛他人,卻總也有人會妥帖收藏你的心意。
在我看來,真正的高情商是情緒穩定,一切方法也好套路也罷,高超的智商也要在情緒穩定的加持之下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而好好說話便是情緒穩定的重要表現之一。
不將自己的不得意遷怒他人,不翻舊賬,不得理不饒人,真正能做到就事論事,表達真正訴求并接受對方解釋/或者主動解釋避免事態惡化的人,未必人緣好到爆棚,但一定口碑不差。
人活于世上,難免總有欠缺和不足,務必通過不斷的檢察,學習,修正來達到逐漸圓滿的過程,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無一不是修煉,無一不需要努力。
【本文原創,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