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新教師專業成長,給新教師搭建成長平臺,有效縮短新教師的成長周期。新學期伊始,自愿結對與學校整體安排相結合,11位新教師與學科師傅和班主任師傅結對成功;又在總校為新教師遴選了11位師傅。2017年10月20日中午,李志欣校長、王麗娟主任、未來教師成長聯盟秘書長鄒洪亮及新教師共12人前往總校,參加拜師會。
李海燕老師陪伴新教師參觀校園后,隆重舉行簡短而有意義的教師結對拜師儀式。
拜師會由袁鳳芹主任主持,并宣讀師徒名單。
李志欣、趙春榮兩位校長為師傅們頒發聘書。
在拜師會上,王麗娟主任祝賀我校11名積極向上的新教師與總校優秀的教師“師傅”結成對子,成為學習伙伴。她希望師傅們把多年的執教經驗也是寶貴的教學財富,毫無保留的分享給新教師。可以形式多樣,一方面,師傅主動邀請徒弟走進總校、走進師傅的課堂,學習師傅愛崗敬業的精神,教書育人、治學嚴謹的教風,像師傅們一樣,把愛心和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徒弟要積極主動,邀請師傅走進分校,同上一節課,師徒同課異構等,結合教育教學困惑,尋求解決策略。
李志欣校長希望新教師珍惜機遇,積極主動,以拜師會為契機,通過“師傅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在讀書、寫作、課例、項目、課程等方面提升自己,主動成長。
趙春榮校長強調師徒結對的意義,師徒結對能夠促使新教師少走彎。從學生到教師,從會學到會教,蛻變的過程本身艱難且漫長,相信新教師在師傅的指導下,積極主動成長。主動與師傅探討課堂教學、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和想法。相信師徒以拜師會為契機,在教育教學上協調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拜師儀式結束后,新教師與師傅一起參加學科組的教研活動。在新教師成長路上,學校會搭建平臺,提供更多的學習、展示機會。希望新教師不辜負學校的希望:首先,要有追求,目標有動力。起點高,心氣高。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先做明白之師,后成知名之師;其次,要有癡情,虛心得真經,從成長到成熟是個過程。需要經驗的積累,選取捷徑,借助他人,依靠高人。多看是什么,常想為什么,少說憑什么。只有虛心求教,才能訪到真經,才能成就自己,早日脫穎而出。最后,有真情,愛心為終生。學徒成功的標志都要聚焦在學生的發展上。做教育少一點眼前的功利、恩怨,對學生多一點包容、多一點期待、多一點理解“不理解”,落腳點是學生終身發展。? ? ? 以下圖片記錄著,在師傅指導下,新教師風采展示課、視導課和學科主任、學科師傅參與課后議課活動。教師在課堂中成長,在活動中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