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異地,打個快車去火車站,跟司機閑聊起來,89年出生的,在廣東做過銷售然后回到老家湖南,一直就開滴滴,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開一天算一天,也不知道應該接下來除了開車應該干啥,但自己卻也了解這樣開車是不行的。
我說你可以去做地推啊,現在很多企業招地推啊。這個行業是朝陽行業,并且會讓你越來越值錢。
我之所以這樣說并不是信口開河,互聯網的流量爭奪已經從線上到了線下,尤其是企業服務的入口,一定是線下的戰場,原來的線上推廣現在已經演變到了線下推廣,線上也許有快速到用戶的觸達手段,然而面對商家客戶,卻是難以施展,一是決策復雜,一是購買意識不足,所以地推一定是線下的流量入口,一個具備地推能力的人,一定在未來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我們都說要成長,有效成長一定是跟供需環境捆綁在一起的,跟隨環境的成長而成長。而能力也應該是可持續成長的能力。會隨著練習成長的過程,越來越值錢。
例如,開車這事,除了少數賽車手,這能力會了就會了,不會存在開的好就很值錢,開得一般就不值錢的能力。
因此,如何讓自己具備可持續成長的能力呢,我個人認為兩點很重要:
1.有足夠的施展空間。
2.越用越值錢的能力。
有足夠施展空間,就是說自己能力 的施展場景應該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也有高增長的空間,這樣在盤子越來越大的場景下施展,自然自己的價值也會越來越高。
之前就思考過連接跨界的思考,一個人的價值高低,并不只是自己的能力高低,還應該跟供需場景有關,相同的能力,在不同的場景下價值是不同的,在朝陽行業里,你的能力會越來越值錢,在夕陽行業里,即便是你的能力很強,你也無法阻擋行業的衰敗趨勢,因此你的能力必然會越來越貶值。
剛才提到的地推就是如此,企業服務已經是趨勢,大公司都在布局,無論是各種企業SAAS服務還是各種O2O服務,都需要地推,未來會有更大的增長趨勢,自然也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越用越值錢的能力,場景選擇正確,那么就是看在場景下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能力成長,這里需要說兩個能力概念,有一種能力是合格就行,而有一種能力卻無上限。
有很多能力是標準化的,這必然是難以存在高價值的,因為這種能力只有合格不合格,沒有因此就會更大的提升空間。
真正衡量價值高的職位,簡單說就是上不封頂的成長空間,例如銷售,開發,產品經理,運營經理。這些能力當然越高越好,對于企業來說提升利潤啊,提升效率,并且這些能力會越用越值錢。每次使用就是練習,每次練習就是成長,從而形成越用價值越高的能力。
反觀來看一個司機,不會存在上不封頂的價值,頂多就是及格不及格,安全不安全。因此,我們能力成長要盡可能去選擇成長空間更大的能力去練習,去成長。
同樣剛才說的地推,看似門檻低,其實越成長門檻越高。你能搞定幾家企業,哪個行業的企業,這些能力不標準,卻是高價值,你搞定的越多,經驗就越豐富,你也就越來越值錢,因為這個能力剛需+稀缺啊。有剛需,就有競爭,你因此就有了定價權,別人就可以來競價了。
之前思考中一直說: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
今天的思考就是:在有足夠施展空間的環境中,長成越用價值越高的能力去做事。
今日思考,不求絕對,但求養成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