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超越好和壞的至善
埃克哈特.托利:無論何時,當負的事情在你身上發(fā)生時,在它下面都有著深刻的教訓,盡管當時你看不到。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所有的情景都是正的。更為準確地說,它們不正也不負。它們就是它們的樣子。“允許事實的存在”,這是唯一明智的生活方法,在你的生活中也就不會再有“好”和“壞”了。
埃克哈特.托利在這里提到的超越“好和壞”不是指的幸福。當生活中不幸的、不好的事情發(fā)生時,我們不可能感受到幸福。如果這個時候有幸福感,倒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感覺完全錯了位。情感倒錯是病態(tài)心理的一種表情。
然而,我們卻可以處于一種平和的狀態(tài),放棄抗拒,可以悲傷,可以流淚。因為在悲傷之下存在著寶貴的寧靜和安詳。我們能改變的就是接受所有的存在,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情。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見一同學發(fā)了如下的一則微信:
看清了很多人,卻不能隨意拆穿;討厭著很多人,卻又不能輕易翻臉。有時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變得逆來順受,寵辱不驚。
無聊興起,遂把她的微信改成如下:
看清了很多人,卻不隨意拆穿—是因為懶得拆;
討厭著很多人,卻又不輕易翻臉—是因為懶得翻;
生活,終究把我們變成外部堅硬,內(nèi)部柔軟的人。
柔軟,是對那些在意的人、善意的人;
堅硬,是對那些虛偽的人、陰暗的人。
歲月不饒人,我們也沒有饒過歲月。
它會讓我們分清哪些是路人甲路人乙,哪些是心頭肉掛肚人。
微信發(fā)出后,一時間,朋友們留言關(guān)切地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如此感慨。實際上是純屬無聊,跟同學互動交流一下。
自從讀了《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看看寫寫,這已經(jīng)是第九篇讀后感,也是倒數(shù)第二篇章了。
或是因為讀得慢的原因,雖然沒有掌握埃克哈特.托利的全部精髓,但是,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工作中,生活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沖突。然而,現(xiàn)在的我總是告訴自己要有臨在意識,過去的時光和人物,我告訴自己那都已經(jīng)是幻象。當煩躁時,心理有個小人問自己:為什么又開始焦慮?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通過臨在意識的發(fā)問會讓自己平靜下來。實在沒法排解煩惱時,就去找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跟親人們承認、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實,人是很奇怪的。如果我們跟別人用語言承認自己的煩躁、不開心等負面情緒,對方反而會包容我們,往往還會安慰幾句。相反地,如果我們不是用語言承認,而是通過冷言冷語、惡聲惡氣地回應(yīng)別人的問話,對方立馬就像鏡子一樣折射出我們的負面情緒,會無意識地進行回擊。
終其原因,我們承認負面情緒是因為我們有臨在的意識,對方也會回應(yīng)臨在的狀態(tài)。
臨在的狀態(tài)就是允許事實的存在,平靜地看待事實,就不會有好和壞的區(qū)分,會超越好壞。
——02——? ? 生命的無常和循環(huán)
埃克哈特.托利:無常是萬事萬物的本質(zhì),也是你生活中將會遇到的所有情況的一個特點。如果你認為向上的發(fā)展才是最好的,向下的發(fā)展是壞的,這是不對的,只有思維才會這樣做判斷。生長通常被看成是積極的,但是沒有東西會永遠生長。如果任何形式的生長不斷向前發(fā)展,最終都會變成怪物或變得具有毀滅性。有衰退才會有新的生長。生長和衰退兩者相互依賴。
埃克哈特.托利:你的身體能量同樣受限于這些周期,能量有時會高,有時會低,不可能永遠處于高峰期。你有非常積極和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時候,但同樣也會有萬事不順的時候。一個周期可能是幾小時,也有可能是幾年之久。在這些大循環(huán)內(nèi)包含有大周期和小周期,許多疾病正是由于反抗低能量周期而產(chǎn)生,然而,低能量周期對于重建來說極為關(guān)鍵。
成功、失敗、富有、貧窮、高貴、低賤等等,一切都逃不過無常的規(guī)律。它們都不是我們的生命,只是我們的生活情景。然而,我們?nèi)匀豢梢苑e極地、開心地創(chuàng)造新的形式和環(huán)境。但是,我們不可以認同它們,不需要它們給我們的自我感。
如果認同,當它們消失時,會感覺像從身體撕裂某個肢體一樣的痛苦。因為,我們將它們看做了我們的生命,而不是生活情景。
那些破產(chǎn)跳樓的,那些戀愛失敗自殺的,都是把生活情景中的外物當成了自己的生命。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等等描述的都是事物的無常和循環(huán)。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成功,喜歡積極的正能量。然而,失敗和消極也是事物的另一個方面,就是陽光和陰冷都是季節(jié)交替的結(jié)果。學會接受萬物無常的本質(zhì),才能找到平靜和安寧。
不管什么樣的生活,接受并積極努力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情景,才能活得恩典、安逸和輕松的狀態(tài)。
外物循環(huán)不止,我們能掌握的只有我們自己生命的本質(zhì)。只有我們扎根自己的本質(zhì),不再依賴外物,我們才能深深進入當下,才能真正的富足平和。
——03——? 一? ? 個不同層次的現(xiàn)實
埃克哈特.托利:不同的意識頻率感知到不同的世界。每一個存在都有一個意識的聚集點,每一個聚集點都創(chuàng)造了一個它們自己的世界,并且這些世界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
就像聲音一樣,16-20000赫茲的空氣振動是聽覺的適宜刺激,比16赫茲低的次聲,以及比20000赫茲高的超聲人們都是聽不到的。并且,由于人類外耳道的自然共振頻率在3000赫茲左右,所以,人類的耳朵對1000-4000赫茲的聲音最敏感。我們敏感的東西很容易進入我們的耳朵,那些我們?nèi)祟惗洳幻舾械摹⒙牪坏降模⒉皇遣淮嬖凇?/p>
我們?nèi)祟惖淖⒁饬σ惨粯樱覀儠x擇性注意,那些與我們腦中已有的知識圖示相合的部分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其他的,我們都當其不存在。可事實上,我們沒注意到的,它們一直在那里。
用一句詩意的表達是,你來或不來,我都在這里。你愛或不愛,我依然存在。
大學同學路過合肥,晚餐約著某酒店。對我這樣一個路盲而言,沒有導航是出不了門的。根據(jù)導航,我七拐八饒地到達目的地,去的路上,我完全是陌生的。貌似是走在另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
晚餐后,送同學與其同事會合,從酒店后門掉頭出來后,突然發(fā)現(xiàn),面對酒店后面的路居然就是西二環(huán),我每天上班的必經(jīng)之路!然而,來來回回將近一年,這家酒店我完全沒有注意到過。
同學走后,我每天上下班依然走得的是西二環(huán),上下班的時候擁堵是常有的事。可是,如今堵車的時候,向窗外一看,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就堵在那家酒店門口。
看,我們的選擇性注意是多么地有意思!
同樣地,在我們神秘莫測的意識領(lǐng)域,也是如此。不同的意識水平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并且每一個視角都是這個世界的不同面。
我們在與人思想碰撞、方案交流、人際溝通等等時候,暫且放棄自己的思維,升入對方的思維空間認真聆聽和理解,是多么明智而又難得的事情。這樣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吵、爭斗和怨恨。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nèi)祟愂巧钤谧约籂I造的小我思維里,我們眼中的世界只是小我思維反映世界。我們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他人評價等等固化了我們小我思維,并不斷認同和保護小我。不能允許不同的思維來影響我們、改變我們,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思維世界折射給別人。
如果我們能理解不同的思維水平都是這個世間萬象那該多好!或許,別人在他的思維水平上看見的東西正是你看不見的。
悅納,臣服,允許,或許,我們才能真的超越幸福和不幸。我們只要穩(wěn)穩(wěn)的、清醒的臨在意識就好。
最后附上書中的一個故事,一個令禪宗大師熊澤蕃山開悟的故事。有一天,當他路過集貿(mào)市場時,聽到一個屠夫和一個顧客之間的對話。顧客說:“給我一塊最好的肉”。屠夫說:“我這里的每一塊肉都是最好的,這里沒有一塊肉不是最好的”。
哎呦,讀完記得點個小紅星,不能讀霸王文哈,你的鼓勵是我碼字的動力。你不鼓勵,下次就木有故事看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