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二
來自《第一章 思維模式》
P13 塑造你的思維模式
你屬于哪種思維模式?回答以下關于智力的問題,閱讀每條并判斷同意與否。
1.你的智力屬于你比較基本的特質,很難做出很大改變。
2.你可以學習新事物,但你的智力水平是無法改變的。
3.無論你的智力水平怎么樣,你總是可以大幅改變它。
4.你什么時候都可以對你的智力水平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問題1和2屬于固定型思維模式,3和4則反映出成長型思維模式。你更同意哪種思維模式呢?你可以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混合,但是大部分人都傾向于其中一種。
對其他能力的看法也是一樣。你可以把“智力”換成“藝術天賦”“體能”和“商業技巧”來試一試。
這不僅關乎你的能力,你的個人特質也是一樣。請看以下這些關于個性和特點的陳述,判斷你是基本同意還是基本不同意。
1.你是某一種類型的人,基本沒有什么可以改變這一點。
2.無論你是哪一種人,你總是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既定類型。
3.你可以換一種方式做事,但決定你身份的最重要的特質并不會真正改變
4.你總是可以改變決定你身份的基本特質。
這里面,1和3是固定型思維模式,2和4反映出成長型思維模式。你更同意哪一項?
這和你之前關于智力方面的答案有區別嗎?有。涉及你智力時,你的“智力思維模式”開始起作用;涉及你的個人能力時你的“個性思維模式”就開始運作了----個人能力指你的獨立。
個性如何,合作能力如何,社交能力如何,或者是否有愛心。固定型思維模式讓你更關心別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你更關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A1,激活經驗」你更傾向于哪一種思維模式
請回答上述兩組題目,看看你更傾向于哪一種思維模式。并說說和你在此之前對自己的判斷有什么不同。
在絕大多數時候我更傾向于成長型思維模式,但細細想來我也有屬于固定型思維的時候。在我有負責情緒時我容易作出感性判斷,進入固定型思維模式。有1次遲到被領導當場抓包,領導以我為反面教材在部門內部進行訓誡談話,我感到很很委屈,我1年遲到的次數不超過3次,而且當天遲到是因為昨天晚上加班到凌晨2點,當領導進行這樣的批評后我就感到很委屈,于是開始自暴自棄,不斷證明自己就是那個“反面教材”,于是經常遲到,工作也不好好干消極怠工。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間自問,我這是怎么了?我原來不是這個的樣子啊!于是又自己慢慢的反思整個過程:問:這段時間為什么經常遲到,不好好工作?答:是因為上次被領導不分清紅皂白的批評。區分事實和觀點:遲到被領導抓是事實,被領導當成反面教材“殺雞敬猴”當眾批評是事實;觀點是:領導不講情面毫無同理心。我的真正的需要是理解和體諒,領導的需要是員工遵守紀律和威嚴。當想通了事件的因果關系之后我就去找領導溝通,我主動承認了這段時間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消極的問題,也表達了在上次訓誡事件給我帶來的影響,表達了我的需求和想法。我的坦誠溝通得到了領導的理解,他也對我表達了歉意并給了我工作上的建議,事情就正式翻篇,我也恢復到原來的工作狀態當中。
「A2,規劃運用」刻意記錄你的思維模式轉變的瞬間
1)現在,請把你自己放在固定思維模式中,開年上班第一天得知自己今年沒有獲得加薪,此時你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受到了挑戰。你會怎樣想?你會怎么做呢?
2)再來,把你自己放在成長型思維模式中,同樣開年上班第一天你得知自己沒有獲得加薪,此時你會怎樣想?你會怎么做呢?
3)兩者對比思考后,哪一種思維模式對你更容易呢?兩種思維模式常常會出現相互的轉化,當從固定型思維模式到成長型思維模式時,我們將不再有類似“你的能力板上釘釘、一成不變”等想法,而這一瞬間如何變化的,對我們非常重要,請做一個計劃,刻意記錄那些從固定思維模式轉化為成長思維模式的瞬間,這些恍然大悟的瞬間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認識到固定思維模式,有意識的讓成長型思維模式更容易顯現。
1、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的我:沒有得到加薪?我這一年來勤懇工作也沒有什么大的差錯,論資格也排到我加薪了,領導這么做就是針對我!當然,肯定也是關照了一些有后臺的關系戶,誰讓我沒有后臺呢!算了,領多少錢就填干多少活吧!
2、成長型思維模式中的我:沒有得到加薪?有點遺憾,感覺今年工作比較努力但離優秀還是有一定距離。得到加薪的伙伴們他們在哪些方面表現突出得到領導的認可?對比一下自己的工作表現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學習優秀伙伴的工作經驗,取長補短。
3、兩種思維模式的對比最大的區別是歸因不同。固定型思維是外歸因,將原因歸結為環境、他人,更相信自己的評價和觀點;成長型思維是內歸因,將原因歸結為自身成長,深入探尋自身的需要。對于我來講,觸發歸因不同的信號是情緒,有負面情緒時容易外歸因,有正向情緒時容易內歸因。所以,當事情發生時需要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是負向的還是正向的。從情緒出發,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