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免能力陷阱
進小灶群前,每天上班、帶娃。進小灶群后每天寫晨讀留言、健身、打卡、上班、帶娃、寫晨讀感悟。
一直想在職業上更上一步,我去考了項目管理證書和六西格瑪證書。上星期跟領導說希望加大工作范圍,運用新學到的技能。老板驚訝得問我哪來時間做這么多事?我談定的說“只要想做,總能擠出時間。”
2. 重建關系網絡
進小灶群前,微信朋友圈都是同事同學和家人,發的都是吃喝、旅游、自家娃。進小灶群后,新朋友發的都是早起打卡、知識大咖文章、贈閱的書籍。我呢,也在朋友圈增加了得到、剽悍一只貓、十點讀書的分享。兩個朋友圈子很明顯,舊朋友點贊自拍風景類照片,新朋友點贊知識類信息。看著自己的朋友圈就能看出我的關系網絡正在重建和擴展。
3. 重新審視自己
進小灶群前,我就一祥林嫂,憂郁、不自信、抱怨連連。進小灶群后,寫晨讀感悟、群聊爬樓、聽得到、看書,忙得不亦樂乎,哪里還有時間抑郁!天天超級充實,中文能力提高了一大截。被大家感染,也每天正能量滿滿。開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開始嘗試改善自己的缺點。
當然這一切和剛剛開始踏出的第一步是分不開的。進群前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也下決心想改變。剛開始看到有朋友分享剽悍一只貓的文章,看了幾篇覺得很對胃口就關注了公共號。
第一次看到貓叔要建群的消息后就想加入,但也猶豫。因為入群要求是要“情商高”,我不覺得我符合。磨嘰了兩個星期,終于看到了一篇改變命運的推送。貓叔說“你的征途本可以是星辰大海,為何要糾結這半畝水洼”,讓我停止了糾結。敬佩有這樣心胸的貓叔,想結識一群和我一樣被貓叔鼓舞的人們!一下子加入小灶群成了一件非常緊急又重要的事,這讓我興奮不已。
為了有人名幣交入會費,在不確定能不能接受海外信用卡的情況下,找國內的朋友要紅包(然后再轉賬給他)。微信收紅包還要實名認證,回家翻箱倒柜的找自己中國的身份證號,幾經周折終于有錢了。奕晴一加我,馬上迫不及待的付款,想想好像還從來沒這么積極的參加任何社交活動。光付錢還不行,還要寫入群申請書。終于申請書過了,還要通過預備群!可謂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到了正式群。
要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多一個猶豫,多一次糾結,都到不了正式群,也不會有現在的改變。當初喊著口號要變成更好的自己,現在看著更積極、更會深度思考、更會生活的自己,原來更好的自己就是這樣。
行動起來,走出第一步,改變沒有那么難。
我要成為我孩子的好榜樣。
我更愛現在的自己。
參考書目:《逆向管理》[美]埃米尼亞·伊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