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劃&回顧
(一)今日計劃
(二)今日回顧
1.總體完成情況:
(三)未完成任務處理:
- 《思考快與慢》完成標準 →推遲到0831
- 《思考快與慢》0830早第四章第二次閱讀+幕布筆記 →推遲到0831
- 《思考快與慢》0830早簡書收獲文檔 →推遲到0831
- 《思考快與慢》0830早微博日簽打卡 →推遲到0831
二、工作記錄
(一)上午
09:31-10:10 百詞斬Day26 38分鐘
成果:百詞斬Day26打卡截圖
問題:未在計劃時間內完成。
原因:早上起床太晚。
方案:本周主要任務為調整作息時間,由于之前睡眠嚴重不足,前幾天起床時間可能沒辦法那么規律。從9月開始嚴格執行早起計劃,在早上8:00前完成背單詞任務。
10:30-11:51 周回顧:31周 1小時20分鐘
成果:31周周回顧簡書文檔。
問題:回顧內容比較簡單,只做了大概的任務完成情況回顧,亮點和不足分析部分不夠詳細。
原因:時間間隔太久,且當時沒有注意收集成果,很多內容記不清楚,無法做到詳細回顧。尤其是反思部分,很難細化。
方案:以后回顧內容一定要及時完成。即使受到客觀條件影響,也要堅持按最低標準做完。千萬不能推到后期補充。
(二)下午
14:10-14:58 觀察永澄50天-50天留言+留言匯總 48分鐘
成果:第50天留言微信截圖
亮點: 成功完成50天實驗,第一次連續做一件事達到50天,突破了以往堅持的極限。可見其實并不是自己天生三分鐘熱度不能堅持,而是以前沒有足夠的重視。
原因:將這件事放入每日常規任務之一,優先級最高,完成的時間點上沒有嚴格限制,全天任何時候都可以完成。這樣就不會因為偶爾錯過那個時間點就無法完成。
方案: 以后在計劃這種習慣養成或者長期堅持的任務時,不要規定具體的執行時間,然后把有限級調到最高。當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它就會成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了。
15:06-15:40 整理日回顧中改進方案 34分鐘
17:00-18:33 整理日回顧中改進方案+今日成果收集 1小時33分鐘
成果: 第34周回顧中經驗&待辦事項合集文檔+幕布筆記
問題: 只是把相關的經驗和想法收集放在一起,還沒想好接下來具體如何應用。
原因:沒有思考這件事情的PORT。
方案:在做9月計劃時將這件事加入項目可交付成果中進行思考并拿出具體的方案。
18:35-19:25 查找lexile閱讀分級相關信息+英文原版書閱讀推薦 50分鐘
成果:了解到關于lexile的相關信息
問題:不屬于計劃內任務,完全是突發奇想去查的,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完成其他任務的時間。
原因:注意力掌控力不足+沒有準備備用計劃:老大通知本周的共讀互動將暫時不共享內容,只通告大家進度。原先做好的計劃瞬間失靈,不知道該干點啥好。
當時小新要去圖書館借書,突然想到自己應該看點小說來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于是去百度查了一下推薦的入門原版小說,結果就在知乎看到有人說可以按照藍思閱讀分級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書。于是一時興起就開始查這個分級,想知道自己的程度。結果查了一圈發現并沒有免費的評測體系。
方案: 《思考快與慢》共讀安排需要等到預定時間才能知道當天任務安排,之前出現過好幾次由于任務臨時取消導致不知道干什么的情況。接下來要針對這一任務建立一個備用計劃方案。
(三)晚上
21:00-21:55 亞馬遜找飯盒:55分鐘
成果:選中幾個飯盒加入購物車,待最終篩選購買
問題:這個也屬于計劃外事件,由于花了一個小時找東西,導致日回顧時間再次推后。
原因:下午在考慮以后如何解決晚飯的問題,后來想到兩個人都帶兩餐飯,這樣就需要再買一套飯盒。其實這個計劃完全可以等9月份再開始,買飯盒也不著急,之所以選擇馬上開始查詢,一定程度上也是被系統一帶著跑了。
方案:以后遇到任何臨時的突發的想法,第一時間寫入待辦事項,一定不能耽誤當時的任務。
21:59-00:29 日回顧0830 2小時30分鐘
成果: 0830簡書回顧文檔
問題: 沒能按時完成回顧。
原因: 之前在亞馬遜找飯盒,導致回顧開始時間晚了1個小時。
方案: 明天開始,無論如何一定要保證晚上8點開始寫日回顧,最晚不能超過9點。
**工作總時長:10小時21分鐘
**預計總時長:13小時30分鐘
三、今日反思
(一)事件反思
1.事件說明
今天去見了ACC 的Sarah,對中文輔導和中文志愿教師的工作內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決定要申請哪一種類型的工作時,腦子里完全沒有想法。后來在決定到底去還是不去的問題上糾結了很久。
一方面覺得這對于當前的自己來說,是一件有必要難度的事。因為如果申請做老師的話,所有內容都需要自己搞定:課程設計,內容搜集整理,以及時間安排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肯定可以鍛煉到很多方面的能力,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自己的機會。
另一方面又因為從來沒有試過給高年級的學生講課,心里始終有些忐忑;同時覺得按照自己習慣性高標準要求自己的性子,肯定要在這上面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接下來的日子可能會更加緊張。
2.原因分析
事先沒有對這件事進行PORT分析,對自己之所以要申請的目的并不是很清楚。其實最開始想到要去做志愿者,是因為想認識一些本地人,練習一下英語的同時,也能夠增加一些實踐經驗。
但后來認識了Nancy和Kim,每個星期都會見面聊天。而實踐經驗的部分,馬上就要報名的Teach Now項目本身會有3個月的實習。最初的目的其實都已經解決了。
然后考慮到最近感受特別明顯的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單是《思考快與慢》共讀和目標管理實踐兩件事已經搞得每天都高負荷運轉了,下個月還想加入規律運動,接下來還要開始Teach Now。可想而知時間會多么緊張。
4.經驗和教訓
(1)還是老生常談的那個教訓,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提前考慮PORT!
(2)在忍不住想做更多事的時候,一定要先評估一下自己的現狀,不能盲目給自己增加新的任務。
(二)計劃反思
1.列寫任務時的假設
(1)假設
做志愿老師只需要每周講一次課,不會花費太多時間。而且可以鍛煉口語,又能積累教學經驗,多好!
(2)實際情況
志愿老師講課需要自己DIY,課程設計、資料搜集,課件制作等等都需要自己提前完成,而且開課前完全不了解學生情況。要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去設計課程。
這樣一來,這份工作就不只是講課的那一個小時。對于目前英語口語不夠流利,沒有教高年級學生經驗,同時又總是高要求的我來說,可能光是課前準備就要把一個星期的時間都搭進去。
基于目前的情況,其實是不大現實的。
(3)原因分析
想要做多的心態在作怪。其實不增加任何新的任務的情況下,當前的時間已經安排得滿滿的了。如果對自己當前現狀有更深入的分析和認識,就不會輕易產生貿貿然增加新的任務的想法。
2.經驗和教訓
在處理好當前的系統之前,一定一定一定不要考慮加入新的因素。
(三)下一步行動
1.給Sarah寫郵件說明本學期暫時不申請志愿者項目,下學期或下下學期再考慮。
2.盡快對當前面臨的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和分類安排,盡快穩定時間安排和生活節奏。
四、今日收獲與總結
(一)今日收獲
- 了解詳細信息后,決定放棄ACC的中文志愿教師項目申請。
- 對接下來的運動和三餐安排有了初步的想法。
- 成功完成了觀察永澄50天實驗。
(二)今日總結
今天是觀察永澄50天實驗的最后一天,寫完留言的那一刻才意識到,一向三分鐘熱度的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覺中連續做一件事堅持了50天。
簡直不可思議!
而且真正到了最后一天才發現,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完全沒有了在努力堅持的感覺。有了這次成功的堅持,頓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接下來要開始在別的事情上也做同樣的嘗試。從堅持背單詞和堅持運動開始,——當然了,50天實驗結束了,但還是要堅持給老大留言,大腦的運動也是不能停的。
今天借到了英文版的《月亮與六便士》,接下來每天要安排一點時間來讀英文原版小說了。
記錄信息:
【開始時間】21:59
【結束時間】00:29
【共計耗時】2小時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