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念高中的時候,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它說,這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指向團聚,只有父母的愛,是指向別離。
年歲還不夠成熟的時間里其實是很難真的明白它蘊含的狀態,其實有時候想起來,什么都不懂,未嘗就不是一件好事。
當你大了,你就明白,未來你會和你的朋友和你的愛人,離開你們的父母,飛向更廣闊的天空,一直守望你們背影的父母從挺拔的身姿變得日益佝僂。
你們后來都成了你們想成為的人,卻忘記了在你們成長路上磕磕絆絆的父母。
道阻且長。
不久前和申申聊起來她現在的生活,一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品學兼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初中高中都是重點,大學更是全國尖端院校,如今已經畢業,在上海有著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月薪萬元衣食無憂。
然而就是大概三兩天前的時間,我聽她說她辭職了,她跟我說,同樣的工作做得太久了,有點乏味了,準備換個工作嘗嘗新鮮。
我其實是不知道該回答什么的,申申上班資歷尚斷,雖說收入不低但是月光石肯定的,為了滿足她一時興起的新鮮勁,她又重新過上了啃老的生活。
申申的父母不是什么買賣生意人,只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為了供申申念書工作,老夫妻倆熬干了心血,熬白了頭發。
申申說,我還會找到別的工作的,總不會一輩子靠父母養活,別擔心,我就是放松幾個月。
可是她忘了,這是人才濟濟的大上海,別說你履歷短淺,哪怕你真的能力出眾都未必有人高看一眼。
就這樣,申申失業了。
我還有一個朋友,她叫小白,和申申截然不同,她更像是我們的另一個影子,不出色也不混跡于亂七八糟的關系, 她一直以來都是那種丟在人群里也注意不到的類型,大學畢業了,大家好像都跟她斷了聯系,直到一段時間以前,我偶然在一家奢侈品店門前看到了她。
她穿著得體,妝容精致,再也看不出從前唯唯諾諾的影子。
我們坐在咖啡館,她微微晃著手邊的咖啡,加加,這些年我真是吃了不少苦,你也知道我學歷不足,能力也不夠,我想熬到今天總要比你們付出更多的代價,整整兩年,我沒睡過一個整覺,我沒吃過一次正經飯,我沒離開過哪怕一分鐘的筆記本,我用了所有我閑暇或者工作時間。
我像是汲取營養一樣聽著。
小白笑起來很漂亮,她說,幸好我成功了。
其實我是很不理解,小白尚且年輕,即便事業不夠成功,也用不著付出這么多的努力去縮短成功的時間。
加加,你不知道,我和你們不一樣,我父母生我生的晚,你們父母還尚在壯年,我父母就不一樣了,前幾年我也總覺得不急慢慢來,但是直到我看到父母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多,我才明白,哪有那么多時間讓我浪費在路上,我真的是不得不努力。
不得不努力聽上去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是事實上呢,人生里有些事情我們躲避不及的面對,總要學會趕逐。
其實就是這樣,越到年長就越明白,但是有些事情等我們真正明白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時間過得越來越快,每一年的時光好像都要比上一年的短,總覺得長輩閑娛時的雞毛蒜皮永遠都不會和自己有關,突然有一天卻發現我們已經被它們裹挾著往前走,鋪天蓋地,直到最后我們才發現,哦,這就是日子,誰都逃不過。
老實說你不能說申申做的不對,更不能說小白做的就對,沒有價值的對錯評判,只能是按照道德標準衡量。
申申的人生似乎順遂的有些過分,她不曾經歷過社會磨礪,她一直順風順水,總會有人為她提前打點好一切,她似乎也習慣著這種被安排好的生活,什么都不需要多花心思,什么都是唾手可得。
可是人總要走進社會,不能一輩子生活在別人為你營造的象牙塔里,你可以拿著你的書本,你可以抱著你的玩具,你甚至可以拉著你父母的手,但是你總要成為一個人,總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你逃不開這個全是人的社會,誰都一樣。
從前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是說在你還小的時候,你的父母為你營造好的生活讓你在同齡人面前昂首闊步,那么當他們年老了以后,你們也能為他們做到這樣的尊嚴維護嗎?
也許生而為人,你應該活的自在灑脫,你應該順從自己的心,按照全無套路的模樣簡單的生活,你可以不追名逐利,你可以粗茶淡飯,你甚至可以漂泊無依。
但是為人子女,這樣的行為只能被稱為無能,你成長的速度遠遠低于你父母老去的速度,你只能看著他們頭上的白發又多了幾根,你只能看著他們挺拔的身形又矮了幾分,你不能給他們任何幫助。
我是說,除了嘆息以外的任何幫助。
都知道做個孩子幸福,但是世界上的人這么多,哪有那么多的幸福分給你,你可以幸福不過是因為有人承擔了那份該你承擔的責任,有人分擔了那份該你面對的現實。
別自私,快一點,再快一點,讓你的速度超過你父母的速度,你可以騰出雙手撫摸他們蒼老臉上的皺紋。
告訴他們,有你在,無論發生什么,都別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