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運設計》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的一篇文章,現今回想初讀此文的那個深夜,還有那個深夜的我,內心的喜悅激動又隨之而來。就像是穿越時間與年代的隔閡,找到了一位年長的知己。
? 史鐵生源于現實生活的苦難煩惱和自身終生截癱的不幸,設計了一個人完美的一生,最終卻推出生命的意義在于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現實就是生活最好的設計。
? 剛讀此文時,攝引我的并非是文章的主旨,而是寫作的風格、相近的觀念、以及他設計的好運。
? 我也曾如史鐵生一般給自己編造一個完美的世界:聰明、漂亮、有錢。相比他想要占住的先天優勢,我沒有想要一副好身體。雖然我沒有健壯優美如卡爾·劉易斯一般的身材和體質,但至少有一副能跑能跳的健康身體。相比史鐵生來說,我是幸運的。每一個人啊,每天都少一句抱怨吧,因為你的一副健康體魄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了。
? “既知曉人類文明的豐富璀璨,又懂得生命路途的坎坷艱難,既了解達官顯貴奢華而危懼的生活,又體會平民百姓清貧而深情的歲月……”這是史鐵生設計的那個完美的人出生的位置,我認為極好。并且,我認為自己也是有好運的,生在了一個他所說的這樣好位置。家庭不富不貧,正好有能力入學府深造;父母開明曉理,正好有機會能浪跡天涯;成長經歷有過刻骨銘心的人情友愛,正好也遭遇過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們都是一個普通人,并且大都生于這樣的位置,所以,你也是有好運的呢!
? 設計好出生的位置,然后是完美的童年。我雖然沒有“在母親的皮鞋上鉆幾個洞看看有什么效果”,也沒有“往父親錄音機里撒把沙子聽聽聲音會不會更奇妙”,但是我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完美的孩提時光。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可復制的,當你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無論是捧腹大笑,還是莫名感傷,它都作為你人生的一部分,讓你在成長路上走的更好、走的更遠。所以,每一個人,都少一份抱怨吧,學會用成熟、包容的心來回憶、來品味你曾經走過的那些個童年時期或美好、或痛苦的日夜。
? 也許我愛好并不廣泛,真正喜歡的也沒有做到精益求精,以至于讀到“你從色彩感受生命,由造型體味空間,在線條上嗅出時光的流動,在連接天地的方位發現生命的呼喊”的時候,我是真的被觸動到了。原來“悠婉凄長的叫賣”在熱愛世界人的眼中都是音樂,看“老象坦然赴死”也是在感受生命。此時的我,不禁為自己每天的庸碌抱怨而羞愧。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看清了這個世界,而后愛它。”世界哪里是完美的呢?每個人又哪里是完美的呢?正是這參差不齊的差異讓這個世界更加絢麗多姿,當你用心去觀察身邊的人、周圍的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美!
? 不知為何,我至今都不能忘記一個畫面,那是一個陽光正暖的午后,我和好友一起去看黃河。我們正在黃河沿岸漫步,恰巧身旁路過一對大手牽小手散步在林蔭道的爺孫,我只在走過他們身邊時聽見那個老爺爺在跟自己的孫子說:“這是共享單車,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產品”。距離這件事的發生已經過去很久了,但這短暫的瞬間畫面時不時的就會在我的腦海中閃過,不知是喜歡那個安詳靜美的午后,還是被那個老爺爺溫和而深沉的教育所感動。我想,每一個人,都曾被一句話或一瞬間莫名的感動過。我想說,請你珍惜這份感動,因為這說明你還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美,你還愛著這個世界。
? 史鐵生的這個好運設計后來把自己逼近了死胡同,天天一帆風順、完美無缺的生活從哪里獲得幸福感呢?正如很多高三畢業生畢業后的幾個月在家呆得膩煩,每天無所事事盯著手機看的枯燥無聊。這種平靜的像一潭死水的生活不會給你帶來幸福感。唯有苦盡甘來的幸福感才是最甜的,就像空腹忙碌一天后熱騰騰的饅頭遠比天天都吃雞鴨魚肉美味。正如史鐵生所說:“一時沒有了痛苦的襯照,便一時沒有了幸福感”。太完美的沒有煩惱與煎熬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當你度過那個乏味痛苦時期后帶來的喜悅與激動,那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唯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感受得到那甜甜的幸福感。
? 所謂經歷過的,就是“過程”。亦如史鐵生所說:“人類是要消亡的,地球是要毀滅的,宇宙在走向熱寂”,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勝利者,我們都走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無論是默默無聞者,還是名垂青史者都不會在這個宇宙留下永遠的痕跡。所以,言至此,我認為最好的設計就是現實的生活,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能夠鎮靜而又激動的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 這個世界是否公平,這個社會是否黑暗,這個人好與壞,這一天開心還是痛苦,全都在于你的人生態度。當你把最關心的從目的轉向過程,你會發現無論是晴天還是陰雨,你都是開心的;無論這個人好與壞,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無論這個社會多么黑暗,光明還是占絕大多數;無論這個世界是否公平,你都要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所以,能快樂為什么要痛苦呢?
? 最后,希望每一個人,煩惱也好,痛苦也罷,都能如史鐵生一般,嘆一句:“上帝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