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復盤:每天三件事
回顧、反思、探究、提升
一、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
1、健步走+跑步+拉伸+跳繩
未進行
2、讀書
今天繼續讀《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這本書,將以第五章內容為主。
第五章
個人發展靠經營
一)市場思維:不是成本決定價格,而是價格決定成本
很多人收入低,是因為只關心自己的成長而不關心市場的需求。
(一)不是成本決定價格,而是價格決定成本。
工資拿多少,看的是市場供需關系。
明星、藝人就非常懂得研究市場,他們會根據市場風向制訂自己的發展路徑。
(二)不知道怎么給自己定位,就先給自己定價,圍繞定價行動,將事情做好,目標也就完成了。
(三)成本決定價格是因果邏輯,價格決定成本是果因邏輯。
果因邏輯是先確定果,再去設計因,是人為設計的。
要讓自己的價格合理,成長策略就要變,努力方向要變化,決定你讀的書也要變,聽的課也要變。
二)品牌思維:一個人審視自己行為的底層邏輯
用經營企業的方式經營個人成長,塑造個人品牌,品牌可以讓一個產品有遠超其成本的價格,這個品牌溢價可以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同時可以切實地把競爭力變現。
(一)好品牌到底有多值錢
很多商場在一線品牌進駐時,會補貼裝修費,甚至反向保底。
這是因為這類品牌門店在一個城市的門店不多,人們要去,就得去相應的商場,這類門店不僅會為商場帶來流量,還會帶來高凈值人群流量,這類人群會持續消費。
(二)好的個人品牌到底多值錢
源于一貫輸出內容質量的靠譜,作者出書時,出版社給的不錯的版稅和合作條件,是白紙黑字簽在合同上的。
(三)每個人都有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是自帶的。品牌是一種文化資產,是無形的。
(四)一個人審視自己行為的底層邏輯
把個人品牌當作一種思維模型。做任何事情,經營任何關系,解決任何問題,都用個人品牌思維審視自己。
品牌做得好,才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大的成長和發展。
三)作品思維:做任何事情,都要積累代表作
作品是人們認識自己的工具,可以幫自己打造個人品牌,也是個人品牌的載體。要讓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可以拿出去證明自己的實力,可以代表自己這個人。
作品越多、越好,個人品牌就越值錢。
(一)沒有作品,所有的標簽就會不堪一擊。
作者的付費社群個人品牌:
多篇文章有干貨,真誠,讀后有收獲;
公眾號是被讀者置頂的,每篇都看;
寫作課質量很高,社群也不會差;
看了文章后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作者的作品是實實在在的,最具有說服力。
真正好的個人品牌是作品和標簽高度統一,互相加持。
(二)做任何事情時,都要積累代表作。
90%的內容編輯工作1~3年湊不齊5篇能上臺面的代表作。
作品是能力的直接證明,是個人口碑的直接來源,是完成工作后能真正帶走的價值。
極致作品是一連串能力和事件的結果,是長期努力的結果,是極致追求的結果。
(三)輸入是“星辰大海”,輸出是“一劍封喉”。
默默無聞的時候,少包裝自己,沉下心來積累代表作,要有“星辰大海”的輸入,“一劍封喉”的輸出。
遵循作品思維時,要不停地做實事,把每一件事做成功,花時間和心血積累代表作。這個過程也是大家對你形成認知并不斷強化的過程,就有了個人品牌,也是普通人崛起的最有效方式。
四)寫作思維:把個人能力封裝成內容產品,實現“10倍財富增長”
寫作5年,教寫作3年。
寫作這項技能,可以把一切能力、經驗、知識、認識、思想等封裝成內容產品,讓無形的東西變得有形、可傳播、可出售、可復制,寫作是互聯網時代人人都要學習的高級技能。
(一)賺錢能力,取決于你的個人商業模式
人生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同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第二種,重復出售同一份時間;
比如一個作家寫了一本書,賣了10年,賺了10年的版稅。
第三種,購買他人的時間再出售。
比如招了10個員工為你工作。
賺錢能力最強的是重復出售同一份時間和購買他人時間再出售的人。
(二)把個人能力封裝成內容產品,實現“10倍財富增長”。
如何實現財富增長,可以轉化為如何更好地出售自己的時間。答案是學會寫作,把個人能力封裝成內容產品。
三種人生商業模式賦能:
第一,通過寫作,可以把自己的時間賣得更貴、更多。
第二,通過寫作,可以把自己的技能和時間同時重復出售。
作者花了7個月的時間,把所有運營技能封裝成一節一節的課程,寫了90節,將它們做成音頻課,賣了近3萬份。
個人能力自己用,可以被封裝成內容產品出售給其他人,可以一次封裝,重復出售。
只要會寫作,就能實現能力和時間的重復出售。
內容產品包括學習方法、練習方式、實踐經驗、知識儲備等。
(三)通過寫作,可以購買他人時間再出售
寫作是制造內容,內容是一種時間解決方案。時間解決方案又分兩種,一種是為用戶省時間,另一種是幫用戶打發時間。
(四)把個人能力封裝成內容產品,實現快速成長
持續成長,賺錢能力必然會不斷增強,還可以通過寫作讓自己快速成長。
第一,寫作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法。
沒有分享的內容是因為沒有學習,要想堅持每天分享,就得抽時間學習,這就是倒逼輸入。
第二,寫作是學習效果的放大器。
作者讀書每讀一部分會寫500字以上分享,發到社群給大家看,討論,所以學習效率、吸收知識的效率高。
輸出式學習方式會逼著你深度地思考、吸收、處理、輸出知識,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習效果。
第三,寫作是個人能力的放大器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就是技能定位+持續曝光,二者缺一不可。持續曝光,就要借助寫作能力。
連接資源一種是主動去連接,一種是被動由別人來連接你。
寫作是高效進行被動連接的絕佳手段。
第四,寫作是抗攻擊性最強的技能。
寫作可以為所有技能賦能,寫作是一項高保值技能。
(五)寫作不靠天賦,人人都可以掌握這項技能
內容產品經理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質量穩定、持續提供。
產品能力靠的是系統能力和方法論。
寫作是對輸入處理的思考,要搭建一個穩定的寫作系統,包括穩定的認知系統、穩定的處理系統、穩定的輸出系統、穩定的反饋系統,還要掌握系統的寫作方法論、選題方法論、標題方法論、素材方法論、框架方法論等。
有了方法論,就會掌握得更快。
持續按照正確的方法訓練,一定可以穩步提升任何技能。
作者持續研究近三個月的方法論后寫出了10W+的文章。
相信方法論,堅信任何事都可以通過更好的方法論去優化。
每一篇稿子都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寫作能力=正確的寫作方法論*每一篇的刻意練習*練習次數
正確的方法論持續訓練一年,基本上能超過80%的人。聽《粥左羅教你從零開始學寫作(50講)》
五)實戰思維:人生所有的美好結果,都不會自然發生
(一)刻意學習大量理論,可以讓你一年的成長頂十年
要實現快速成長,方法就是不依賴實踐經驗,而要刻意學習理論。
比如李叫獸,他說:我相信和重視理論的力量,過去幾年,我把營銷中與需求部分有關的重要教材中的重要理論反復講究、思考,從而形成一套自己的洞察。
理論學習是重要的,讀書、聽課學習也是必要的。
(二)升級認知的目的是改變行動,認知永遠無法替代行動
多用真實的結果來驗證自己。
比如,
拿5個標題技巧拆解100個標題;取標題時,反復想怎么用上這5個技巧;能不能拿3種故事結構去不斷拆解故事、仿寫故事。
如果能長期做到“刷新認知+持續行動+持續反思”,一定會成為所在領域的高手。
“知識穿透身體”,就是你汲取知識于萬物,處理知識于大腦,再應用知識于萬物,知識從你身上走了一遍。
(三)人生所有美好的結果,都不會自然發生
認知到位并不難,做到位最難。人生所有的美好結果都需要行動,需要你做到位。
3、踐行清單
1)有哪些內容用得上?
寫作能力=正確的寫作方法論*每一篇的刻意練習*練習次數
2)針對每一條內容,該怎么做?
作者寫作5年,教寫作3年,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這些都得益于他的方法論,方法論不僅有自身形成的,也有他汲取別人的。在學習方面,除了深入學習理論之外,就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邊從反饋中調整學習方式,始終圍繞方法論在刻意練習。
我想做的事情是根據讀書內容寫文,在這方面,我還從來沒有刻意去找這方面的方法論,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在讀書,根據自己的需求在讀書。
日后,讀書內容會在這些方面進行調整,盡可能多的讀有方法論的書籍。
另外,如何更好地寫關于書籍的文章,是今后將要重點學習的方向。就如作者所說,要用真實的結果來驗證自己。
二、遇到了什么問題
無
三、準備嘗試哪些措施
無
四、今日反思
無
五、今日未完成工作
無
六、明日計劃
豆信日更復盤三件套,讀書健身,頭條,聽課、作業、卡片六脈神劍
豆信:0分鐘,0分鐘
日更:0分鐘,0分鐘
復盤:0分鐘,0分鐘
讀書:0分鐘,0分鐘
健身:0小時,0小時
頭條:0分鐘,0分鐘
課程:0小時,0小時
作業:0小時,0小時
卡片:0小時,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