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灰犀牛”是大概率大危害的潛在危機;“黑天鵝”是小概率大危害的偶發危機。二者皆要防范。
2. 為什么我們明明看到了“灰犀牛”(巨大危機)就要襲來(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已經出現),偏偏就沒有行動呢?舉個例子,明明已經警報暴風雨就要來了,就是不聽,還是出門,結果死亡;明明次貸危機剛剛經歷,就是不管,還是不靠譜投資,結果破產。
3. 心路歷程是這樣的:聽到壞消息,第一反應排斥,不能接受又貌似毫無辦法。暫時算了不理他,看看情況,說不定會自然解決的。時間過去,好像真的不解決不行了,但反復斟酌,還是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時間又走,完了完了,真的要死了真的要死了。危機直接來臨,不管了,硬著頭皮上。死亡。(某些大學生請聯想期末考面臨“掛科”的情景)
4. 應對“灰犀牛”的辦法:承認危機存在,早早的不躲避。深入思考,想得足夠深入(上面的“反復斟酌”就是不夠深入,只想著“斟酌往哪走”,沒深入問題本質),必須想清楚這件事情的本質。花足夠時間在思考本質上,想清楚了才能權衡取舍,犧牲自己什么資源換來平安(當然不犧牲更好),制定計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