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餅(pancake)這種食物,可以做得簡單、也能做得繁復華麗。
面糊、鏟子以及一支平底鍋。
煎制完成的松餅,口味可甜可咸。不妙小姐最愛的畫面是幾片原味現煎松餅迭在一起,最上頭放塊冰凍黃油,熱度使得黃油漸漸融化,和楓糖漿溶成一種美妙的香甜。
來自日本東京的松餅屋,則提供松餅許多華麗的想像:櫻花主題松餅topping是白鳳豆泥、櫻花,佐鮮奶油、草莓和鹽漬櫻花冰淇淋,配綠茶。光看畫面便覺春意盎然。
色拉式咸松餅,蔬菜搭煙熏培根肉、軟嫩半熟的水波蛋和滿滿蓋上的金黃切達熔巖芝士。你說好吃嗎?至少紅黃綠白的顏色賞心悅目,營養豐盛活力十足的感覺,光看也幸福!
是否沒想過松餅也能煎得小小片、模樣迷你,裝杯制作成外帶隨手杯呢?這種做法有點類似之前歐美日本臺灣掀起流行的「罐裝色拉」(salad in a jar),是上班族午餐輕食點心的好選擇。
鍋煎厚松餅或者叫熱蛋糕(hot cake)。嚴格來說吃起來的口感并不像一般松餅,而是比較扎實一點的蛋糕,務必趁熱品嘗。
不妙小姐最欣賞的松餅藝術家
「松餅藝術」顧名思義便是以松餅為媒材、進行創作。講句實話已經紅火了好一陣子,尤其國外富創意的洋人老外特別多,松餅又是西方食物,理所當然也產出一些松餅藝術家。
只是有時外國人太在乎顏色,為了以松餅制作出仿真的圖案,往往使用食用色素過了頭;像是像極了,但大紅大綠過于鮮艷反倒叫人沒有食欲,我的想法是利用食物創作應該兼顧美感與美味。
這里特別介紹Keisuke,Youtube網站和Instagram都可以見到他的作品。他是日本人,風格偏向漫畫,成品擬真度很高。而且只使用原色松餅面糊,圖案顏色深淺都是藉著面糊下鍋的先后順序來控制。
他的作品通常是先拍攝線條稿、錄制快煎好的翻面過程、最后再拍攝完成圖。推薦大家欣賞。對了,他本身也是一名廚師。
Instagram搜尋:KEINAGAKI
松餅華夫不一樣
松餅(pancake)和華夫餅(waffle)在臺灣統稱為「松餅」,要區分也非常容易:圓圓扁扁的是pancake,格子造型的是華夫;pancake在煎制時用的是平底鍋(pan),waffle則使用機器壓制(waffle iron / waffle maker)。
同場加映:淺談華夫餅
前面提到過華夫餅是格子狀的,但其實華夫餅也有許多種類,口感有的厚實、有的薄脆。
最出名的比利時華夫餅甚至細分了「布魯塞爾華夫餅」(面糊使用酵母和打發蛋白)和「列日華夫餅」(面糊使用酵母)。列日式的華夫餅有個特別之處,是在面糊里拌入珍珠糖,這種糖烤了也不融化,有硬脆的糖粒。至于「美式華夫餅」特色則是面糊使用泡打粉。
如果面糊不論,以口味來講:
美國紐奧良有一道著名的炸雞華夫餅(chicken and waffles),咸香酥脆的美國南方傳統炸雞配上華夫餅、淋著楓糖漿一起吃,特別的組合,是經典的南方心靈食物(soul food)相當不錯。
不妙小姐還吃過一種韓國風格的炸雞華夫餅,和紐奧良版本有點類似,只是炸雞從美式變成韓式沾上醬汁的那種??赡芎晚n劇「來自星星的你」有關,當時滿街都是韓式炸雞佐啤酒,流行了好一陣子??谖堵灾?,也滿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