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就得讓小的
《少年說》里六年三班的崔兢有個被爸爸偏愛的妹妹,每次姐妹倆有什么矛盾,爸爸從來不管什么真相,只訓斥崔兢一個人,還讓她懂事,不要欺負妹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她鼓起勇氣,提出對爸爸的請求:
爸爸,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相信自己所想的,能不能試著,相信我一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是他爸爸只會用老掉牙的“孔融讓梨”來教育她:
你妹妹這個事情,你上學時也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又比她大,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
崔兢不明白為什么每次是妹妹做錯了,卻要自己道歉。
爸爸說:“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女孩試圖和爸爸講道理:“可是我每次讓著她,讓著讓著就成了習慣,所以她怎么欺負我,都知道你不會說她。可是,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本以為這位爸爸會有所反思,但他依然堅持:“還是剛才那句話,爸爸再重復一遍,畢竟她小,不懂事。”
主持人陳銘曾經說過:
孔融讓梨的前提是,梨先遞到孔融的手里。
如果一開始這個梨,都沒有遞到孔融手里,就說你的梨大,直接給到別人,那孔融也不一定開心。
很多人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孩子,要求大的讓著小的,因為小的不懂事,可是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被愛的權利,沒有人有義務去讓著另一個人。
不公平的無原則謙讓,帶來的是委屈和不公,只會毀壞人的內心秩序。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