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期望著擁有一段甜蜜的、浪漫的親密關系,渴望著被欣賞、被關愛,那么什么樣的關系才算得上是一段好的關系呢、
一段好的關系之所以被留戀,不是因為它能生出兩個孩子,而是兩個人在這段關系中像是兩個開心的孩子。如果兩個人都能在這段關系中有所成長與進步,那會變得更加刻苦銘心。
那么什么時候我們最開心呢?我想有下面幾個答案:和喜歡的人聊喜歡的話題、吃喜歡的好吃的、買到了喜歡的衣服或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之后獲得了成功等等。這些答案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所以我們很開心。在眾多的需求中,有一個最深層、最底層的心理需求,那就是安全感與確定性。
其實,愛情只是兩個人不緊不慢的過著簡單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里,互相關心著對方,并享受著對方的關心。當最初的一見鐘情似的荷爾蒙噴發慢慢平緩下來后,生活更多的變成了陪伴。就像每天吃飯、睡覺一樣,你陪伴著我,我陪伴著你,我們都從這種確定的情感陪伴中獲得安全感與確定性。
人對安全性、確定性的需求是與生俱來的,小時候父母就是我們的依靠,是我們尋求安全感與確定性的港灣,無論我們提出怎樣的要求,父母都會盡可能的滿足,無論在外面闖了多大的貨,回到家總能有父母為我們扛著。正是有父母的保護,我們才能無憂無慮開心的長大。
長大后我們進入了社會,需要獨立去面對不確定性,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陌生的大都是、在匆匆的人來人往中被裹挾著前進。社會發展的的太快,有很多問題,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面對不確定性,父母的經驗好多時候不再管用,諾大的世界中,我們是那么的渺小與孤單,我們更需要一個確定性的角落,更需要有個人給予的確定性的關愛與陪伴。或許對方也不能提供具體的工作上的指導,但這份穩定的陪伴能夠基于我們安全感,讓心不再焦慮,能夠靜下心來慢慢的尋找答案,支撐我們度過最難熬的時光。
真正重要的感情,往往會給人帶來無限的力量,讓人有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切挫折。并不是少了你就不能夠度過余生,只不過有了你的關心,才讓我在陰霾的日子里,笑出聲來。生活的本質,無非是,我愛著你,你愛著我,我們兩個攜手度過一段溫暖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