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寫作開始變成了一件流行的事。
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有了自己的公眾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天地中創作、表達。漸漸地也發現,今年來,關于寫作的課程也越來越多。從售價9.9元到9999元不等,參加的人也相當多。有一些人,的確在一些課程上學到一些小方法,但是沒過多久,寫作的熱情就消退了。
曾經發誓要每日更新公眾號的朋友,在堅持了十天后,覺得太苦啦,決定不入這個坑。用完了在微課上學來的三招寫作術的朋友,終日在無事可寫的焦慮中糾結。本是抱著理想,懷揣著一腔寫作的熱情,沒想到,開始寫之后,竟然這么難。
作為一個在“寫作坑”中摸爬滾打過兩年的人,我跟這些朋友說,其實,關于寫作,重要的是開始寫作之后的功課。是一種提示和安慰,也是事實。俗話說,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當你敲開了寫作這扇門,寫作的路才剛剛開始。
寫作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它只能由你一個人完成。它不是由某幾個靈感組成,也不是因一時的才華所鑄就。它需要長期地、全面地、深入地練習才可以完成。如果,在這條路上,你非想走一點小捷徑的話,跟著經歷過路上酸甜苦辣前輩學習,是再好不過的了。
可能你會發現路上的前輩太多,他們個個才華橫溢、諸多優秀作品傍身。你看到他們在作品中文筆的優美、構思的巧妙、轉折的神奇。但是,他們沒辦法教會你這些。有一位前輩,他彌補了這一點遺憾。
他就是大澤在昌先生。大澤先生二十三歲開始寫作,至今三十多年一直筆耕不輟。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暢銷書作家。獲得過日本的推理小說家新人獎、直木賞、冒險小說賞等諸多寫作大獎。更讓人欣喜的是,大澤先生把自己三十多年來寫作的心得和方法,開了一個寫作的講座,以上課的形式來教導大家。
這個在日本的寫作講座集結成了一本書,叫《暢銷作家定怕什么全技巧》。全書共分為十四堂課,因大澤先生主要是以小說創作為主來講解,所以其內容主要圍繞小說的情節、對話、對話心理描寫、起承轉合等方式展開。
對于我們大多數還是處在學習寫作階段的人來說,小說創作實在太難。所以大澤先生一邊講小說創作的內容,也一邊有講總體的寫作實用方法。下面,我主要來跟大家總結分享一下這一部分的內容。
一、想成為作家的四大要點
1、確保文字的正確性
“寫作時請把詞典放在身邊,哪怕對某個字的寫法稍有猶豫,也該翻開詞典查找確認。”這一點相當重要,作為一個創作者,靠文字來記錄事情、表達思想。所以保證每一個字的運用和意思的準確性是首要注意的。
2、寫完重讀原稿
在這一點上,我得深刻反省。小時候,我在寫作文時非常不喜歡打草稿,造成后來,寫作時,不愛修改原稿,所以常常出現錯別字。被一些讀者狠狠地罵過,也被其它作者鄙視過。經歷“傷痛”之后,至少會在寫完原稿后,認真地從頭到尾讀一遍。看看是否有語句不通順之處,也感受一下文章遣詞造句有沒有節奏。讀稿的過程,也是一個以讀者的角度來審視和修改的過程。
3、堅持每日練筆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寫作也是。任何長篇巨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天又一天累積而成的。每日的練筆,可以讓自己總是處在寫的狀態之中,也會讓自己思維靈活、表達流暢。
4、學會勇敢放棄
雖說寫作是一件需堅持的事,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開始,都可以寫成杰作。如大澤先生在書中所說,他一共寫過86部作品,有一部寫過的作品不盡如人意,有些無論如何也寫不下去,那就勇敢放棄。重新開始新的寫作。
二、寫不出來怎么辦
這一點,可能是絕大多數的寫作者共同的苦惱。有時候是有事在心,不知如何轉化成文字表達出來。有時候,就真的是腦袋一片空白。怎么辦呢?有辦法的。
首先,多養成記錄的好習慣。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在輸出之前,一定要多輸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看書,做筆記,記下你所看的書中精彩的部分。
其次是多觀察。每天,我們都在和不同的人見面、出入不同的場合。這個時候,不妨放下你的手機,細心觀察你周圍的一切環境。今天的天氣如何、云飄動時的形態,風吹動葉子的樣子。在公車上遇到的人發愁的表情,大笑的神情……..這一切,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三、如何堅持寫下去
我曾經問過好幾個作家老師這個問題,他們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是意思卻大概一致,那就是找到自己寫作的節奏或是某個儀式點。比如我喜歡的作家黃佟佟老師說:她是每天上午都必須寫作。在寫作前泡一杯茶,仔細擦干凈書桌,開始寫作。
大澤先生在書中寫到:從我自身經驗來說,就一個字---寫。一直寫一直寫,只要坐在書桌前,眼中便只有稿紙和筆。由此可見,日復一日的寫作,并沒有任何魔法。說起來,也許是簡單地不得了,就是坐下來,寫就是了。
后記
以上寫到三大點內容,整體來看,如果都能做到,也就解決了寫作至少70%的問題。另外的30%還有什么呢?大澤先生在這本《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里還有提到。比如要成為一個作家,心態也非常重要,要時刻保持謙虛、低調。要找到一個寫作的競爭對手,也要有一個寫作的目標,讓寫作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你要刻苦自求,把自己逼入絕境,朝更大的困難勇敢進發,相信前方有更大的挑戰,卻依然能夠持續創作。”
以上,與每一個寫作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