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科學擘畫了中國未來五年以及十五年的發展新藍圖,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前景光明,任務艱巨。
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提供政治保證。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建議》指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瞻遠矚、謀篇布局,要實現既定目標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從嚴治黨,全黨上下要做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同心同德、不忘初心使命,注重實干、擔當作為,杜絕形式主義;全國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信心百倍走社會主義道路,如此才能凝心聚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筑牢戰斗堡壘。治國安邦,重在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截至2019年底,黨的基層組織468.1萬個,完成“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就要充分發揮這些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更好地推進新時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見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要以“全面”為重點,做好企業、農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新興業態和互聯網等各領域黨建工作,做強每一個基層組織、每一個支部;要以“創新”為驅動,與時俱進運用新思維積極推進基層黨組織管理上的創新、活動上的創新和服務上的創新。
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要發揮黨員干部作用,樹立先進標桿。“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需要廣大干部和9000多萬名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干部的形象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黨的擁護和支持,各級黨組織要真正擔負起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的職責;黨員干部自身要加強學習,以身作則、行為示范,扛起責任、做好榜樣,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真正影響帶動全體中國人民融入到“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發展目標中去。
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要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提供智力支撐。國以人興,政以才治。《建議》指出,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實現“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離不開各領域各方面優秀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要有“周公吐哺”的情懷、“伯樂相馬”的本領、“三顧茅廬”的胸懷、“用人不疑”的雅量,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把真正有能力、真心為人民服務的人才選出來、用起來,使其發揮所長。“十四五”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各級黨委要放寬視野、主動出擊,把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及“土專家”“田秀才”請過來,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職稱身份。“鼓瑟吹笙待青衿”,還要完善保障機制,提供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健、政務辦理等服務,讓人才安心留下來。
藍圖繪就風正勁,揚帆破浪奮進時。“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要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上下同欲,頑強奮斗,為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順利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