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調研:
你從小到大接受過別人哪些的評價?
聽到這些評價,你有怎樣的感受呢?
至今為止,這些評價又是怎樣的影響你的生活?
一個叫“寂寞”的人說就因為她皮膚黑,曾被男生叫做:黑烏雞。
這個稱號讓她難過了整個青春期,甚至曾經把出國把皮膚洗白當成了唯一夢想。
“一只搖曳的船”說,她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資時,立即買了個當下很流行的包包,結果遭到室友打擊:怎么這款包在明星身上那么優雅,在你身上卻像個菜籃子呢?
一只搖曳的船說,她聽完,立即羞愧得把包藏起來了,此后也沒有使用過。
而名叫“伶俐”的網友說,她高中時參加了辯論賽,可輪到她說話的時候,突然腦袋空白說不出話來,她聽到臺下有人吹口哨笑話她上不了大臺面。
她感覺有點難過,但又決定為自己做點什么,于是她在結束后留在舞臺說:很遺憾我今天表現失常了,但我不遺憾來到這里獲得了一次鍛煉的機會,今后我一定會多加練習,爭取讓大家看到我更佳的狀態和水準!
此話一出,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后這個伶俐一直苦練演講和辯論技巧,大學讀了法律系,后來成了一名優秀的律師。
以上三位給到我很深的震撼,前兩位雖并未爆出目前的生活狀態,但從她們的網名里,就能看出端倪,那個叫寂寞的女孩,她認同了別人對她的評價,所以會難以在人群里展示自己,因此孤獨和自憐,網名就叫寂寞
而那位因室友一句話就把幾千塊的包包淘汰的網友,她對自己的品味很不自信,這很容易導致日后做任何抉擇都需要她人的推動才能完成,所以她的名字充滿著不安,叫做一只搖曳的船。
而最后這一名,她的名字簡單直接,叫做“伶俐”,這個名字透露出她對自己的要求和積極暗示,充滿活力和應變能力。
綜上,一個小小的測試,可以看出人與人巨大的區別,也看出一個人如何理解和應對他人的評價,將決定他未來的生活狀態。
-1-
認同他人的評價,是不愛自己的開始
讀者小娜經常會問我:怎么叫愛自己呢?
我反問她:你過去是怎樣愛自己的呢?
她說:我很努力工作,爭取不被領導批評,我也很勤快的做家務,照顧孩子,不要讓公婆有話說。
我對她說:哇,你真是個努力的超人啊。他們是否都說好了呢?
她搖頭說:可他們還是不滿意。老板說你不要只做自己的事情啊,也要幫幫其他同事。
婆婆說:不要買那么多衣服和化妝品。有那閑錢,不如省下來給孩子上培訓班呢。
她最受不了的是老公尖酸的話:你這么努力工作,是想當總統嗎?
她感覺到很沮喪,自己掙的錢難道不能花嗎?另外,自己對家里已經足夠付出了,為什么人人都不滿意?
我說:是因為你從內心就沒有足夠認同自己,所以他人的任何一句話都能影響你,操控你。這就是你不夠愛自己的表現。
誠然,每天我們都會聽到很多的評價,如果你全然采納,必然會迷失自己,如果你給自己設置一道防火墻,那你就是和自己在一起,既保護了自己,也是在愛著自己。
就這么簡單。
小娜恍然大悟,她說:我以為我給自己買個奢侈品,吃個大餐,就已經足夠愛自己了,原來通通不是,難怪我即使背著LV也還是不開心呢。
是的,很多人認同了他人的評價甚至是攻擊,內在受傷了,于是就從外在去補償自己,然后她還不忘自我麻醉:你看看,我把自己照顧得挺好的,我很舍得為自己花錢。
其實這不是愛自己,這是允許別人從言語上消費了自己,再代替別人來物質補償自己而已。
-2-
在意別人的評價,等于把情緒開關放在別人手里
有人問:我知道不要輕易被人家的評價勾走,但怎么區分評價的正負呢?
我的答案是:你最好訓練自己屏蔽所有評價。因為評價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是我們不同的理解,賦予了她“正負”的意義。
比如有個人對你說:你怎么今天化妝這么濃啊,是要走紅毯嗎?你就窩火了,認為人家在挖苦你,可是你明明只是換了個口紅啊。
你既氣憤又無奈,心底還響起一個聲音:既然有人說你口紅太濃,索性回家去擦掉吧。
可是當你回家擦完出門又有人問你了:你怎么臉色蒼白的,是生病了嗎?
你這時候是又郁悶又尷尬,心里說的是:為什么我這么笨,忘記換一個口紅涂上呢?
于是你又跑回家了,可這一次你更加心煩意亂,然后一怒之下,你把梳妝臺上所有口紅都掃在地上了。
最后,你哭了……
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呢?僅僅是因為鄰居隨口一句調侃而已啊。因為你太入戲,結果只有一個,你無緣無故把自己給傷害了。
可是回過頭來,我們看看那句話,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嗎?
他說:你今天化那么濃的妝,是要走紅毯嗎?
如果你根本不在意,你也欣賞自己的眼光,那么你嫣然一笑就把他的調侃給秒殺了:是啊,今天準備走個紅毯。
任他是惡意還是善意,你看他還如何作答。
那如果別人是明顯的夸獎呢?難道不該沾沾自喜,然后謝謝他?
其實這個風險也很大,一旦你沉迷于他人的贊美,那么你就會變得取悅,為了獲得更多他的贊美,會讓自己按照他人的標準活。
比如我朋友小夏,她本來個子很高,身材很挺拔,但有次公司開會,要求員工都穿高跟鞋,她第一次穿上還很不自信,結果意外迎來了同事的夸獎:小夏,你真是模特身材哦,穿上高跟更顯氣質了!
小夏本來腳后跟都磨破了皮,聽到這句贊美,恨不得偏偏起舞,此后為了保留住這種模特氣質的好形象,她又買了三雙高跟鞋,然而,有一天因為趕地鐵她走的太快,腳下失重,摔了一跤,踝關節裂開了
沒想到那個同事開口來了個大轉彎:小夏,你太重了,穿高跟鞋是容易失去平衡哈。小夏聽完就惱羞成怒的掉眼淚了。
我問她:還喜歡高跟鞋嗎?
她哭著說:我真傻,人家隨口一說,我就赴湯蹈火了,以后再也不輕信任何人的話了,老娘再也不穿高跟鞋了。看著小夏終于揚起堅定的頭顱,我想起一句廣告詞:我很聽話,但我只聽自己的話。
原來覺得這話太傲嬌,實際上,這是一種倔強的態度。
著名主持人楊瀾曾說過一句話:你不會因為美麗而自信,但會因為自信而美麗。
因為美麗沒有標準答案,如果真有,那也是出自你對自己絕對的信任和發自內心的喜愛。
-3-
活得精彩的人, 從來不和他人的評價死磕
最近看了個訪談節目,嘉賓是“都挺好”里面演明玉媽的演員陳瑾。
節目剛開始,陳瑾就問主持人:你是餓瘦的嗎?不等回答,她又說:我自己就是餓瘦的。有時候一天就吃一個桃子。
我一聽,以為她是很在意他人眼光的人,后來發現錯了,她僅僅是對自己的職業有嚴苛要求,希望自己的臉能夠在鏡頭前和諧一點。除此之外,縱使從小到大被人說長得難看,她都全然不在意。
她說:我清楚自己不是漂亮的類型,所以我不和人家死磕,也不和自己這張臉死磕,我只精攻演技,拿作品和觀眾對話。
因此,她拿遍了國內所有電視電影的獎項。奇怪的是,她并沒有火起來。
原因還是一個,她堅持自我,沒有淪陷在他人的評價和建議里。當別人讓她去應酬,她說“不”,當別人要她盛裝出席活動,她還是說“不”,過程里,她收獲了很多的評價,說她高冷,說她不識時務,她既不反駁也不服從,就那么倔強的堅持著。
所以,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里,其他的明星出個門都要帶著保姆和保鏢,而陳瑾,卻收獲了難能可貴的自由,對此她說,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換取的,是那種我活在自己世界里,與他人無關的態度換來的。
就如歌手王菲,她從來都是特立獨行的代表,有人問她:你是我們的偶像,所以該如何如何……
王菲立即擺手:我從來不是你們偶像,我就是我自己。
心理學家畢淑敏說:我們要愛自己,但不要愛那個別人眼里的自己。
同樣的,如果你希望更愛自己,就請先把乞憐他人表揚,懼怕他人評價的那個自我撤回來吧,因為你已經足夠好,根本不需要為他人去改變絲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