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房子

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山里養蜂人放蜂采蜜,他們把蜜蜂養在四四方方的木盒子當中,幾十座蜂箱排列得整齊劃一。在小蟲的眼里,蜂箱林立,如同高聳入云的現代建筑。蜜蜂整日頻繁地出入其中,過著看似體面有序的生活。采蜜工作占據了蜜蜂的蟲生大半,它們勤勤懇懇,忙忙碌碌,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單調乏味的工作,而所獲得的一點少之可憐的蜜汁收入大部分都被養蜂人奪取殆盡。然后它們在一個月之內死去,又有一撥新的蜜蜂代替了它們的位置。

老石匠在山里呆了多半輩子,頭回進城。車上不讓抽煙,憋了一路。剛下車他就趕緊點上了一袋旱煙,蹲在路邊抽了起來。幾口煙下去太猛太急,嗆得他一陣咳嗽,又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煙桿,只能換一絲絲小口嘬。煙鍋中燒些自家種的粗枝大葉,在冒出一陣虛幻的蛇形煙霧后,磕到地上一堆蛇蛻般輕盈的死灰。老石匠也抽過紙煙,可總感覺差點意思,抽著沒勁兒,像是用掏耳勺在背上撓癢癢。

老石匠蹲在地上抽煙,順著街道的方向朝上空望去,兩側的高樓一幢幢一排排遮天蔽日,只留一道狹窄的光亮。在每棟巨大建筑上又擁擠著無數渺小的窗口,這些遠遠看上去只有針鼻兒大小的窟窿眼睛中竟然能塞下幾千個家庭。無數人的吃喝拉撒睡都集中在這些鋼筋混凝土的縫隙里進行。大晴的天氣卻看不著太陽,老石匠躲進這片水泥森林中有些轉向。

過罷煙癮,老石匠跟著孫子小石頭來到了新房所在的小區。小區內有不少撂荒的閑地,長些一人多高的蒿草干枯挺立著。小石頭走在前邊帶路,老石匠感覺自己像是穿行在高山林立的迷宮之內。他佝僂的背部限制了視角,愈靠近高樓,愈難以看清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在七拐八繞一大圈后,小石頭領著他鉆進了一處狹小的山洞入口。巨大和宏偉消失了,四周的墻和頭上的頂急速地收縮朝他們擠過來,仿佛要把人沖壓成兩塊薄餅。正當他們被驅趕到無路可逃的死胡同時,叮的一聲面前的墻壁突然打開了一道門讓他們躲了進去,經過幾秒種的墜落感后,墻上的門又自動打開,出現了一條曲曲折折的走廊和數個通向不同世界的鐵門。小石頭選擇了其中一個掏鑰匙開門,老石匠緊隨身后終于邁進了孫子的新房。

剛一進門孫媳婦就拿出了拖鞋等著他們換上。小石頭熟練地脫下皮鞋,換上拖鞋。旁邊的老石匠可犯了難,自己一雙種地的老汗腳,可不敢熏壞了這剛置下的新房子。老石匠又怕腳上的布鞋踩臟了地板惹得孫媳婦不高興,只能讓小石頭給找了兩只塑料袋套在腳上,這才算化解了脫鞋的尷尬。小石頭把他爺迎到沙發上坐著,老石匠穿的是過年置辦的新褲褂。他小心翼翼地坐下去,整個人便如同掉入了一團棉花套子里。老石匠在村里坐的土制沙發,內部裝著幾根硬彈簧,人坐上去像是騎著一架獨輪車,隨著路面高低起伏,車咯咯吱吱叫個不停,人也跟著上上下下搖個不停。老石匠擔心自己屁股陷入太深,他就努力用兩只手掌撐起自身一半的重量。這種坐相比站著還累,沒一會兒老石匠就呆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假裝參觀新房子的內部環境。屋子內的空間本來就不大,再塞入些家具,只留出幾壟羊腸小路。屋頂低低地壓下來,感覺一伸手就能夠著貼滿花紙的頂棚。透過陽臺的窗戶看不到有陽光直接射入,小石頭告訴他這屋子沒有朝南的窗子,每逢陰云下雨屋內一片昏暗,就得提前開燈照明。

屋內最顯眼的要數那幅靠墻站立的黑色鏡面,只見孫媳婦用遙控對準一指,整塊碩大的屏幕突然亮了起來,馬頭攢動,畫面上出現了萬馬奔騰的景象。無數野馬朝著室內的方向涌來,一股黑色的奔流仿佛馬上就要突破那層透明的界限瀉入到這狹小的空間內。馬兒們要興奮地沖破四面墻壁,闖進耀眼的陽光里,奔向自由的空氣中。

屋內唯一的臥室在放下一張大床,一組立柜后就無其他立錐之地了。廚房門正對著廁所門,這種布局確實適合城市生活的快節奏,無論是吃完就拉,還是拉完才吃都能做到無縫銜接,提升效率節省時間。廚房狹小僅能容下兩人同時進入,一切嶄新如初,貌似還沒有開過火。新房一副冷鍋冷灶的態度,不知中午這頓飯啥時候能吃到嘴里。多虧早晨在家里吃的兩個包子,又灌了滿滿一大碗豆沫湯,老石匠并不感覺餓,就是腹內憋著泡尿實在難受。上午在車上晃了一路,一泡尿早就攢下了。剛才光顧著參觀新房,現在憋急了才想起來找地方開閘放水。小石頭把他領進了廁所,又是一間半米見方的小屋。燈光下的白色瓷磚一塵不染,老石匠感覺自己像鉆進了白面缸里。孫子指著一臺石臼模樣的白色容器示意他可以尿到里邊。這白色的耀眼光芒讓老石匠十分不自在,他如同怕玷污了圣地一樣哆嗦了幾分鐘也沒成功。老石匠又氣又急,孫子只能帶他下樓去上公廁。爺孫倆慌慌張張地跑下了樓,可最近的公廁距小區也有一里多地。這次老石匠可真真體驗了一把活人讓尿憋死的感覺。一路上老石匠頷首低眉,彎腰弓背,像只沙漠迷途的駱駝,心內焦急如火,又不敢甩開大步流星加快進程。

老石匠想起了小時候夢里尿急找廁所,東找西找,到處尋找不得。等好不容易求得廁所出現,舒舒服服地撒上一泡長尿后,自己才發現身下的褥子已經泡在了一片濕漉漉的汪洋之中。緊鑼密鼓中,等爺孫倆終于找到了公廁,面對小便池老石匠竟然有了幾分鐘的短暫遲疑,他怕方便完之后夢就醒了,他怕娘第二天要在院子里曬出自己夜里畫圖的褥子。

上完廁所返回小區樓下,老石匠迫不及待地掏出煙袋又過起了煙癮。他想借著抽煙的名號在樓底下多待上一會兒,等上了高樓腳一離地,自己可就沒了自由。孫子本打算等爺抽完一塊兒上去,結果老石匠卻左一袋右一袋抽起來沒完沒了。孫媳婦在樓上等著不耐煩了就打電話來催。小石頭叮囑他爺先在樓下抽完,不要亂走,一會兒再下來接他。老石匠沉浸在吞云吐霧的享受中,孫子的幾句話混入裊裊的煙氣,輕飄飄的,風一吹就散了。老石匠抽著煙還在想他剛才的落魄樣子,這么大一個小區愣是沒個正經拉屎撒尿的地方。平時在村里隨便找個僻靜角落就解決了,可進了城里到處都是眼睛,害得他愣是夾著股溝子來回跑了二里多地。這城里有啥好的,老石匠感覺哪哪都別扭。

老石匠過足煙癮,徑直起身走進了樓道。小石頭的新房落在幾層,老頭一直沒搞清楚,雖然剛才由孫子領著走過一遍,但幾道門的開開合合已然把老石匠繞迷糊了。現在唯一的電梯大門緊閉,老石匠被拒之樓下。他不記得小石頭是咋鼓搗開的,試著敲敲門,喊了兩聲,里邊無人應答。好不容易等到有坐電梯上行的住戶,他也就跟著上去了,結果電梯停到某一樓層,開門人家出去了,他馬上尾隨其后。可等到前人打開一扇門進去后,砰的一聲,老頭被扔在了門外。老石匠順著樓梯又向上爬了幾層,試著尋找小石頭家的房門,可房子都長得一個模樣,老石匠兜兜轉轉,在這個鋼筋水泥的蜂窩里徹底迷路了。他在樓里繞了幾圈,又不敢輕易動手敲門,實在沒法子了才想起順著樓梯往下走。下了十幾層樓梯,到樓下正撞到小石頭因著急上火和孫媳婦吵架干仗。老石匠剛剛爬上爬下了幾百層臺階,累得氣火直頂嗓子眼兒,當著孫媳婦的面不好發作,只能安慰兩個孩子說自己沒事。回到樓上小石頭爹打過來電話問詢老爺子找到沒有,直接在電話中就把小石頭臭罵一頓。老石匠也沒壓住邪火搶過電話把兒子也教訓一通。這一圈火燒下來,中午誰也沒吃飯的心情了,從飯店買來的幾個菜沒動幾筷子就被裝盒送進了冰箱。

小石頭是從山里走出來的大學生,在城里找了工作,又談了城里的對象。女方家里認準了要在城里買一套房,否則就準備棒打鴛鴦。家里砸鍋賣鐵,東拼西湊,還差五萬塊錢。小石頭爹被逼得實在沒法子了,臊眉耷眼地向老父親張了口。老石匠那點棺材本只夠買下火柴盒大小的房子,人要是蛐蛐就好了,半片菜葉一眼土洞就能活得十分滿足。眼看孫子的婚事將要告吹,老石匠心里也是火燒火燎,夜不能寐。老石匠盤算著這五萬塊錢從何而來,自己這把老骨頭即使全車成扣子賣了換錢,也掙不下幾張紅票子。夜晚老石匠獨自坐在老圈椅上抽旱煙,燈光下的煙霧徐徐纏繞爬升。老石匠的目光游移到了屋頂那根筆直的主梁以及分布兩側的深紅色椽條上。老石匠的這座房子如同一頭強壯的鯨魚身體般堅固,此時的他正坐在了這頭鯨魚的身體內部。一條粗壯脊椎貫串其中,再加上無數對稱分布的纖長肋骨構成了鯨魚的龐大骨架。其中有一根淺色骨頭特別明顯,上書一行墨色小楷“建成于一九七二年元月”。

老石匠想了一夜,他終于拿定了主意——賣房。去年有個叫陳一河的城里人登門拜訪想要買老石匠的院子。這個陳一河是個大學退休老師,好像是搞什么民俗研究的,平時有事沒事就喜歡往山里跑。他尤其喜歡山里老輩人蓋起的石頭房子,可是最近幾年這種老房子倒的倒拆的拆,他眼中的這些寶貴文化遺產已經所剩寥寥。他在偶然一次走訪中發現了老石匠家的石頭房子,第一次見陳一河就喜歡得不得了,不打招呼直接闖進了院子,又是拍照又是到處亂竄。老石匠還以為闖入了一個瘋子,揮起手里的錘子就要砸去。老石匠媳婦怕鬧出人命,死死抱緊老頭子的腰不撒手,陳一河才算躲過了一劫。陳一河解釋了半天,老石匠也沒弄明白他是搞啥研究的,只知道他當過老師才放下心來并稱呼其為陳老師。陳一河在親眼見識過老石匠的手藝后更是慶幸來對了地方找對了人。此后陳一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拜訪一次,他對所有石頭的事感興趣,尤其是對老石匠家的石頭房子情有獨鐘。陳一河多次試探著問過老房子能不能轉給自己,都被老石匠一口回絕了。陳一河看一計不成又換了方式,提出租下老石匠院子的方案。可老石匠的脾氣很像一塊黑青石,又硬又倔。陳一河碰了幾回石頭后,暫時泄了氣,已經有一段日子沒來村里了。

第二天老石匠上兒子家給城里的陳一河打去了電話。陳一河很快就興致勃勃地趕到了兩爿石村。雙方坐下來只用了一袋煙的工夫就達成了協議,老石匠將住了半輩子的一套老屋老院押給陳一河居住,從而獲得陳一河的五萬元借款。房屋所有權歸老石匠所有,陳一河只享有臨時使用權,房主何時還清借款即可收回房屋土地。陳一河手寫了一份合同,老石匠在底下簽字畫押。面對著黑字紅戳,一瞬間老石匠心里酸咸苦辣,不是個正經滋味兒。他想起了《白毛女》里的楊白勞,他仿佛也是親手賣掉了自己的親生閨女。雖然名義上沒有賣掉老宅,但是想要還清這五萬塊錢借款僅靠他和大兒子放羊種地的收入至少也得熬上七八年。可自己還能有幾天的活頭,臨了死不到老屋子里頭,老石匠感覺一輩子都白干了。

陳一河得償所愿,他終于能住進夢寐以求的石頭房子里了。陳一河退休好幾年了,他已厭倦城市的生活和環境,早就有歸隱鄉林的打算。老伴患有肺部氣管病,醫生建議多去空氣好的山區療養。這次終于如愿住進美麗鄉村的石頭房子,他打算帶著老伴過幾天瓜棚豆架,雞犬桑麻的田園生活。另外他走進農村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搞民俗研究,尤其是兩爿石村的石刻技藝是他發現的最有價值的內容。

老石匠和石頭打了一輩子交道,再難再硬的石頭他都碰過,憑著過人的石匠技藝,他從沒在石頭上邊認過慫。可這次他碰到鋼筋混凝土上,卻被磕掉了幾顆老牙,那種混著血水往肚子里咽的滋味不好受啊。這次進城他就是想看看自己用畢生心血換了個啥樣的洋房。等看完新房他的心也涼了一大截,自己連房帶院那么大一片家園就換了幾平牛棚大小的空中樓閣,甚至連地基都不是自個的。自己奮斗半輩子的心血來之不易,如果不是形勢所迫,別人就是拿一座金山他都不換。老石匠不曾想過有一天蓋起高樓大廈就如同在家復制煤球一般簡單。房地產建筑業也進入了流水線作業的時代,房子越造越多,越造越快,可他卻想不通最后自己怎么落了個無家可歸。

老石匠丟了老房以后連續幾天都在做同一個夢,夢到小時候遇到的那頭老豹子,見到那雙又大又亮的藍色眼睛。

老石匠在兩爿石村住了一輩子,打小是給人放羊的。晚上沒地方住,睡在圈羊的山洞里,鋪一卷破葦席子,裹一張羊皮氈子。羊圈里邊凈是些羊糞、羊尿的騷味兒,招來成群的蚊子成片的虱子。蚊子專叮羊毛少的地方,他就成了一只掉進羊圈渾身沒毛的大活羊,蚊子便卯足了勁兒吸人血。當時干活累一天,人早顧不得蟲吃蚊咬,用衣服裹上腦袋就呼呼大睡。早晨爬起來一身腫包,再掀開席子,吃飽的虱子到處亂爬。拿起破鞋底子猛打狠拍,吃得一身圓滾滾的虱子便被成片爆了漿。人血的紅色,如同踩碎了一地的蛇莓果實。

有一天睡到半夜,老石匠感覺腳上濕漉漉的,睡眼惺忪中看到一對明晃晃的汽車大燈正盯著他呢。他聽別人說過,只有山里老豹子的眼睛才能發出這如同鬼魅般的幽幽藍光。當時他突然感覺口渴難耐,喉嚨發緊,想喊卻喊不出來。那畜生嘴里一條骯臟的舌頭仍在舔舐他的腳掌,羊群被嚇地退到洞內的一角。他當時一動不敢動,如同一具死尸。他盡量壓低下巴縮緊脖子,防止喉結暴露出來。他知道那雙眼睛正在緊緊盯著自己的咽喉,隨時準備撲上來死死咬住獵物的氣管。他手心里攥緊了汗,身體竟不受控制地開始打哆嗦。他想在手邊胡亂摸著一塊救命的石頭,卻觸到了一把白天鏟羊糞的鐵鍬。握緊鐵鍬把后,舉起來照著旁邊喂牲口的石頭槽子猛砸去,哐地一聲巨響,那雙夜光大眼確實被嚇住了。他發瘋似地胡亂敲著,越敲越響,越敲越快。怪物在驚恐中匆忙轉身跳出羊圈的石頭圍子,朝著山上跑遠了。他不知敲了多久,直到精疲力竭,渾身癱軟下來。他被嚇壞了,手腳冰涼渾身抖個不停,目光呆滯,大腦一片空白。他的失魂狀態持續了幾分鐘后意識開始慢慢流回軀體,他想起了口渴。掙扎著爬到飲牲口的水槽里咕咚咕咚灌下一肚子和著動物糞便的涼水,然后心滿意足地翻過身來,仰面朝天,望到了那漫天璀璨的星河。

老石匠以前家里窮,到了十六歲,爹娘托人給他找了鄰村的一個石匠師傅學手藝活兒。三年學徒,吃住在師傅家,不過三年也是白干沒有工錢。說是三年,前兩年都是賣力氣,整日被石料壓,被大錘砸。石頭上都長著牙,咬得他手上肩上到處都是血淋淋的口子。一桿大錘二十多斤,他剛去的時候又瘦又小,兩只胳膊面條一樣沒有勁兒。掄不起大錘就只能扶著鋼釬挨砸,只干了一天,五臟六腑被震得擰成了一股。他不停干嘔,腦袋耳朵里嗡嗡直響,腳下軟綿綿的像踩上了棉花。手上早已沒了知覺,掌心起泡,虎口開裂,十個指頭血糊糊的像是挨炮炸了一般。等在石頭窩里鉆了幾個月后,他的胳膊長粗了一圈,試著能掄動大錘了。一天幾萬下,別人的大錘揮舞起來呼呼生風,畫出弧線靠著錘擺自身的慣性借力打力,不費啥勁兒。他沒經驗,幾天掄下來,兩條胳膊又像被卸了一樣,人也倒了架。可學徒日子再苦,他也咬咬牙挺住了,他記著師傅的話,“人在石中磨,人磨三層皮,石磨一身光”。他的力氣日益見長,飯量也上來了。師娘一鍋能蒸二十幾個黃面窩頭,他自己一頓就得吃上七八個。師娘是個軟心腸,待他像自己孩子一樣親。

三年學徒期滿,小石匠長成了大石匠。人黑了,也更壯實了。二百斤的一塊大青石料,用柴架子捆好,他愣是能悶頭走上十幾里的山路背回來。師傅是個仁義的人,打破規矩提前半年開始教他手藝。他人聰明,學啥都快,不到一年就掌握了大部分的石匠技能。大到開山碎石,蓋房筑壩,圈橋鋪路,小到制作一些日常玩意兒,鑿石盤修石磨,造搗蒜的石臼,杠藥的腳碾,還有牲口用的石槽。師傅還教會他一些精雕的細活,能在石板上刻紋繡花,能雕出那種蹲在門口的小獅子。他手下的小獅子慈眉善目,憨態可掬,一頭螺旋肉髻,一圈瓔珞鈴鐺,嘴里含著一顆石頭滾珠,呼啦呼啦,像個吃糖果的洋娃娃。他心細,活也細,能把所有經手的石頭玩意兒琢磨的十分漂亮。師傅教得好,他悟性也高,再加上石頭一樣的性格,煉就了一手好活計。二十剛出頭的年紀,他就能獨擋一面了,成了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巧石匠。趁著自己年輕有的是力氣,他一年到頭沒個停歇,一邊干活掙錢,一邊下河背石料。他心里早有了打算,照這樣結結實實干上三年就能攢夠蓋新房的花銷和石料。每回路過村里楊樹底下,他總喜歡仰著脖子看老鴰銜回一星星的軟泥碎枝搭棚建窩。那時他感覺自己也是一只老鴰,無數趟往返搬運,一點點的重復累積,他要蓋起一個更大更結實的窩棚,一座真正屬于自己的房子。

兩爿石村盛產石頭,也出石匠。靠山吃山,當地人蓋房全是就地取材,從河里撿石塊,從山上采石板。每年洪水把上游巨石沖散到下游,變成了布滿河道的零散碎石,這些石頭是村里人打制石磚的主要來源。蓋一間石頭房至少得用上幾千塊石磚,每一塊都需要石匠手工打磨出來。老石匠當時舍不得雇人幫工,自己利用晚上空閑時間加工攢下了能蓋三間房的石磚。第二年開春,天一暖和他就挖好地基,雇了幾個石匠瓦匠忙活一個月蓋起三圈石頭圍墻。等到忙完夏種,地里暫時沒啥緊活,他又領著幾個壯勞力雇上三輛牲口大車背著干糧進山了。蓋房棚頂要用到大面積的整塊石板,厚度約在兩寸左右,一塊就有四五百斤,得四個人用杠子抬著走。好石板都來自于斷崖峭壁,采石人腰纏繩索,掛在懸崖之上,憑一把鑿子,一個錘子從山體上完整敲下整塊石板。老練的石匠會順著頁巖的紋路如同翻開張張白紙一樣揭下層層片石。從地面仰視高空中的石板薄如蟬翼,形同枯葉,絕不能任其自行墜落谷底變得粉身碎骨,只得小心翼翼地用胳膊粗細的纜繩捆牢系到山下。裝車前再去掉多余的邊邊角角,規制出大概形狀減輕重量后再用騾子套車拉回村里。老石匠一行幾人在山里鉆了半個多月,三輛大車來回折騰了幾十趟,才置下了足夠遮風擋雨的屋頂石板。

在當年的秋收忙完之前,老石匠已經提前請來木匠給做好了主梁和椽條,并在石墻預備的留白處裝上了門框窗框。忙完秋收進入冬歇,老石匠抓緊挨家挨戶送上煙和點心,這是村里請鄉親幫忙的老禮兒。新房棚頂在兩爿石村是件天大喜事,無論誰家動工都是全村男女勞力齊上陣。老石匠當時請了先生看準黃道吉日,新房棚頂那天村里人差不多都來幫忙了。老石匠一口氣支上三座大鍋,兩口鍋燉菜,一口鍋蒸饃饃。幾掛長鞭放罷,鄉親們就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先上主梁,再架輔梁。四個男人一組,兩條杠子,大家喊著號子,邁著步子,順著提前建好的木頭斜梯把木構主架固定到位。女人們則沿著主梁兩側,在輔梁之間再搭上檁條,鋪上柵板。泥瓦匠用葦蔑子編的新席打底,在上邊倒下和好的黃泥攤開抹平,屋頂就變得密不透風了。等村里的壯勞力陸續抬著石板落下,壓實黃泥,屋頂一層落一層搭出石階形狀,石頭新房的大致樣貌才算基本完成了。當最后一塊沉重的石板變成一只輕盈的蝴蝶飛到房頂落穩后,房子主人心里懸著的石頭才算掉了地,臉上也漾出了花瓣一樣的笑容。房主早已為盡心出力的鄉親們準備好吃飯用的幾摞粗瓷大碗。三口大鍋同時揭蓋,蒸騰的熱氣混雜著香味勾人食欲,饅頭燉菜可勁兒吃,可勁兒造,主家添了新房,全村人跟著高興。

石墻落上了石頂,石頭新房完成了大半。石條之間留下的狹小縫隙也不容放過,得用不易透水的紅泥封上。當地人會從河道里找一種暗紅色類似于牛血一樣的石頭。這種石頭質地松軟,拿回家碎成小塊,放到磨盤上研出幾大盆紅彤彤的細料粉末。澆上水,人脫鞋光腳在盆里和成朱泥。用鏟子把紅泥塞入石縫,待鴨嘴抹子涂抹平整后,再比上尺子,憑借抹刀上下規劃出兩條平行的優美直線。等石墻全部勾縫完畢,四面巨大屏幕上便呈現出了一幅幅復雜又規整的幾何圖案,像是四張棋盤,蘊含著變化與智慧。

石頭新房抹完內墻,鋪好地面,按上黑漆的門扇,糊上雪白的窗紙。找木匠給打一套家具,請畫匠給題幾個福字,起一聯對子。屋前用籬笆墻圈出一片院子,平整場院,開出幾塊菜地。壘出雞窩,養上幾只雞苗。待新房里搬入新打的家具,灑掃庭院一切準備妥當,只等著喇叭嗩吶一響,一頂紅轎子抬著新人迎進了新房。

老石匠花光了自己的積蓄和全部石料,終于起了三間板板正正的石頭新房。三間房傾注了老石匠全部手藝和心血。正房坐北朝南,兩邊東西各一間配房。房子選的石料一水都是青紅石,這種石頭以青色為主,摻入些紅色的血絲,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雜色的石頭。青石圍墻,再搭配屋頂上的大青石板,三間屋子從頭到腳,倒像是三塊精雕細琢出來的綠色翡翠。窗戶和門樓的上方都用石頭砌成了拱橋的弧形,像懸著幾張拉滿的石弓。正北房地基高出地面一米多,防潮防水,門前用了三塊長條大青石做臺階,踩著舒服,看著穩重。正北房的東西耳側,都留了兩個十字開花的窗口,這樣一天中最早最晚的陽光都能一絲不落地照到屋里來。

年輕時的老石匠憑著一手巧匠本事,加上三間嶄新石頭房子,很快他就被一個留著兩條粗辮子的姑娘看中了。找媒人牽線搭橋,雙方都挺滿意。一切順理成章,挑了良辰吉日,熱熱鬧鬧地就把媳婦娶到家了。不到兩年,媳婦給他生了個兒子,小日子越過越紅火。老石匠那時經常抽著旱煙,蹲在自家院子里的石墩上欣賞正門兩側那副紅底黑字的對聯,“門對青山千里秀,家居旺地四時春”。煙氣彌漫中,他感到神清氣爽,心滿意足。

兒子越長越大,老石匠的腰卻越干越彎,眼白漸漸有了紅斑。這是無數飛濺起的小石頭子兒給他留下時間印記。石子往往尋著腥味直往眼里鉆,擠在眼皮和眼球之間,咬著肉,噬著血。石匠的眼睛里像是裝著兩架磨盤,他們能把闖入的石頭碾磨成粉,再溶到淚水里邊排出體外。所以老石匠紅色的眼睛經常出現迎風流淚的毛病,可時代卻從來是不相信眼淚的。

先是頭幾年村里興起了紅磚房,沒人再請老石匠去蓋那種老氣過時的石頭房子了。蓋新房用的每一塊紅磚都被燒制成標準大小,批量生產,要多少有多少。年輕的瓦工吊著線錘砌出的紅墻直上直下,屋頂是鋼筋水泥一次澆筑成型。這些新時代的材料蓋房速度極快,不用經年累月的長期備料,只需打幾個電話,滿載砂子水泥的拖拉機直接就開到了你家門口。再租上一個大肚子攪拌機,雇上四五位熟練的泥瓦工,配幾個推車上料的小工。兩天起圈墻,三天上主梁,第四天支起盒子板,編好鋼筋框架,第五天就能灌漿封頂。村里許多老舊石頭房都被推倒翻蓋了,紅磚新房如同雨后的毒蘑菇般花枝招展地鉆了出來。

眼看兒子也快到娶親的年紀了,兒子明確提出要住新式的紅磚房。連村里的媒人也勸老石匠要跟上形勢,讓兒子能討上老婆才是當務之急。老石匠看在自家祖宗的顏面上最終妥協了,總不能讓兒子打一輩子光棍兒吧。紅磚房說蓋就蓋,老石匠忍痛把存了十幾年的石料全部變賣,又加上自己半輩子做活存下的積蓄,給兒子起了三間紅磚房。兒子的新房與老石匠的石頭房子一墻之隔,中間只留出一條排水的溝道。新房比舊房整整大出了一圈,如同一匹高頭大馬和一頭瘦驢并排站著。老石匠曾經引以為傲的石頭房如今變成了一只霜打蔫的老茄子,人的心氣也跟著癟下去不少。

新房蓋好后沒多久,兒子就把媳婦娶進了家門。又過幾年,老石匠就有了孫子。可老石匠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找他干石匠活的人越來越少。老石匠一頓飯還能吃下兩個大白饃,手不抖,眼不花,空有一身本事,卻早已無用武之地。越來越多的石頭房子被推倒重蓋,老石匠就撿些雞零狗碎的小活兒干干。村里新添了磨面機器,通上電二十四小時轉個不停,老式的牲口拉磨就被迅速淘汰掉了。大牲口賣了吃肉,只剩下一扇扇磨盤,一滾滾石碾都轱轆到了路邊村口,東倒西歪著,成了野狗抬腿撒尿的路標。老石匠閑不住剛從石頭窩子里鉆出來,又扎到土坷垃中去了。整日在他家的那一畝三分地上深耕細作,留下家中那件破舊工具箱子獨自躺著慢慢落灰。

城里買下新房后,老石匠的孫子順利完婚。陳一河輕裝簡從,跟老伴兒帶著幾件衣裳和一些生活用品就來了。雖然陳一河留出一間石頭房盛情挽留老石匠老兩口繼續居住,可老石匠卻早早騰空了屋子,并把院子內外打掃得干干凈凈像嫁閨女一樣留給了陳一河。陳一河在村里住下來后平時沒事就跟著老石匠到田里侍弄莊稼,有時候也下河道或進山看石頭。老石匠開始對他是不冷不熱,可一聊到石頭話匣子也就摟不住了。兩家的老伴兒也一塊做點家務活,上地里摘點野菜做些野菜團子吃。晚上兩家人聚到一個長石頭桌上,吃些粗茶淡飯,抽著煙袋鍋子,聊些家長里短,倒也相處得融洽。

這次進城看房就是坐著陳一河家的車來的。下車時,陳一河一再叮囑老石匠晚上要到自己家里吃飯。老石匠本打算要去,考慮到白天剛出的糗事又擔心自己到了別人的洋房再鬧出洋相,就讓小石頭打電話回絕了。下午老石匠執意要走,小石頭只能把他送上了回鄉的大巴車。

返程的汽車離開市區一段時間后,窗外的高樓大廈消失不見了,開始出現郁郁蔥蔥的綠色樹木以及背后高低起伏的遠山。路兩邊的樹上偶有懸掛山里旅游區的歡迎標語。望著一閃而過,花花綠綠的廣告牌,老石匠的心里泛起了嘀咕。他有點搞不懂了,村里的人都說城里好,凈往城里跑,但像陳一河這樣的城里人卻說山里好,一到假期就想著往山里鉆。自己一手蓋起來的石頭房子,被村里的人瞧不上眼,反而深得城里人的喜愛。活了大把年紀,真是越活越糊涂了。難道真是自己老的不中用了,還是這世道變化太快了。

當大巴車跳出密林駛入一段沿河公路時,老石匠透過車窗看到干枯的河床下露出了許多大個的白色鵝卵石。它們像是一群古老的史前巨蛋,時間的流水沖走泥沙碎屑,露出了它們本來的樣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908評論 6 54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32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018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7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17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83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79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60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2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67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7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09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98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99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86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04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36評論 2 378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豪情滿懷第三次建房 這輩子第三次建房,是一九八九年的深秋開始的,那年34歲。一邊在照金承攬著糧...
    宋林科律師閱讀 314評論 1 3
  • 一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十幾年前,當我倚了窗口,望著樓前來來往往的人流...
    一地月光閱讀 365評論 0 1
  • 同事這些天正在為房子的事情猶豫不決。 她家有兩所房子,一大一小,都在相對老一些的小區里。她看中一個新小區,房子新,...
    搖曳de珊瑚閱讀 1,089評論 18 27
  • 在城市中心地段有了自建的房子 盡管用了六萬三千元就在距新區管委會不遠處買到九分地七十年的土地使用...
    宋林科律師閱讀 236評論 0 1
  • 【1】 我和老公原來都是工人,在同一家國企單位上班。2012年單位倒閉后,市里讓一家實力雄厚的國有大企業接收。我們...
    孌姝閱讀 52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