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閑談瞎扯罷了
? ? ? ? ? ? 我覺得我的大學生活是不是過得太匆忙,仿佛每天都在匆匆趕路,過著“上課-食堂-寢室”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感覺每天都在忙卻沒有忙出點啥成果。同樣的生活有的同學過得十分豐富與充實:能輕松的學到老師的本領、能隨手拍下美麗的一角、能輕松的上臺說話、能一天不離書本......而我呢,一天天煩煩鎖鎖,無所事事,過著游俠兒一般的日子,周一到周五的上課時間轉眼即逝,周末到了除了睡覺好像也沒做什么,原以為有了目標便不會沉淪,殊不知,一切的一切已經在慢慢改變……
? ? ? ? ? ? ? 以前閑來酷愛寫詩,什么古體詩、現代詩哎,頗有一些雅士情懷,自號假文青,天高地闊,欲往觀之, 偶爾也會把生活中美好的不美好的事寫成一篇微散文,可最終事實不盡如人意,詩心已死,覺美只眼已無,何談吟誦,何談發現美?
到了這里,許多簡單的事總會變得那么的不純粹,老是變得那么復雜(不知這么用準確與否)下意識的就朝著怪人那一行列發展,畢竟怪一點,毒舌一點就不會卷入太多紛爭,對,是紛爭。感受到身邊發生的看不見的“戰爭”時常在大大小小的群體中上演,勝于現實版甄嬛傳。? ? ? ? ? ? ? ? ? ? ? ? ? ? ? ? ? ? ? 老實的說吧,大學生活確實比中學生活輕松,這種輕松應該是來自生理上的,獲取它的代價便是心理上的過度勞累。一直認為與人相處就像和好友一般就是吃吃喝喝,隨處逛逛,純粹不造作,而事實是現在大多數時候為了遷就一些人而得罪一些人,所以現在便喜歡保持沉默,因為這是踏入社會的前哨,是人生在學校學習的最后一站,至此我仍不喜歡這種處處提防、小心翼翼的感覺,這不符合我的風格啊。誠然,我們無法改變現狀就得適應社會發展,既然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生物有生物進化論,社會有社會進化論,雖然對于社會來說并沒有動物世界那么殘酷,但大體是一致的,從開學軍訓完上課到現在,我就一直覺得周圍的氣氛怪怪的,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壓抑,對,壓抑,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真有那么回事,我太久沒有做過夢了,所以我的潛意識想要告訴我什么我也不知道,一兩個月的時間也夠看出許多端倪了,不過盡管如此按我不知在哪看到的一句話來說還是“只要活著,就不算是悲劇。我們尚在途中,今后仍要繼續?!?/p>
? ? ? ? ? ? ? 人注定是要往前看的,途中遇到的事到最后不過是過眼云煙罷了,宵小之輩讓他猖狂又如何,不過土雞瓦狗轉眼即逝去。
我喜歡雪,懷念小時候經歷的大雪了,覺得人心如雪多好,純凈、高潔、沒有矯揉造作,也不必博弈九歌,只求溫度飄落,徒增煩惱,體會到長舌的闊怕,真是呀,明白屈子賦《離騷》之時何種感受,明白孫臏被龐涓算計時是多么痛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該是小人的無論你怎么感化他他都覺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本分應該的,甚至百般詆毀你一無是處,孔夫子說過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帶著封建思想,綜上所述,實則不然,應該是小人難養吧,希望大家心里有個單位,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交情,竟不敵有心人的挑撥離間,弄得大家都尷尬,朋友都做不成,話都不搭茬,真心交朋友卻來個熱臉貼上冷屁股,承恭寬信敏惠,能忍再三再四,笑面佛也有羅剎身,負面情緒積攢多了會發生什么也未可知啊,心理學定義多重人格,一個人一般都有不止一個人格,而且隱性人格總是想方設法出來攪風攪雨并且通過潛意識將自身藏起來與主人格互不侵犯,一般隱性都是邪惡的或是懦弱的,總之都有些歇斯底里,每個人都不希望隱性人格主導主人格,可是世事難預料啊誰也保不準。
給你個猴牽著,就以為自己是齊天大圣,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在小溪里,魚常感覺自己很大,到了大海它才知道自己很小。人生路上,不要以為自己很厲害,實則不然,螞蟻也會決堤。
本以為心若頑石,卻終究人非草木;
本想豁達從容,卻免不了小肚雞腸。
唉,我還得要修行?。?/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