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每年都要讀完上百本書,還經常總結書單在網上推薦。股票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是手不釋卷的讀書人,據說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讀書。世界上最富有的兩個人都將讀書作為獲取知識最重要的手段,并樂此不疲。
讀書是獲取知識的最好途徑。但讀完就忘,無法有效將書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是我們大部分讀書時遇到的最主要問題。《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是以作者自身的讀書經驗,通過一篇一篇作
者過去所寫的讀書筆記,告訴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如何思考,如何聯系自己的經驗,并將其應用到自身的生活之中。
時間不夠怎么辦
自律永遠是通往成功之路必經的那扇門。作者秋葉,著名的PPT達人,知識管理的網絡紅人,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工作強度。但是在這么大的工作強度下,還能完成每年上百本書的閱讀,這是與嚴格的時間管理和自律分不開的。通過制定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計劃,嚴格管理自己的時間。
除此之外還要有效利用碎片時間。通勤,出差,等待中會產生大量的碎片,提前設想好3分鐘,5分鐘,甚至1分鐘的時間里自己能夠如何利用,就會將碎片時間變廢為寶,節省出大量的時間。
讀完記不住怎么辦
讀書的時候感覺書中的觀點很新穎,很受啟發,但是讀完之后很快就忘了。這是我們很多人的真實現狀。本書的作者是如何每年讀幾百本書,還能完全內化吸收的呢?這里面可以總結為四大法寶,思維框架,學以致用,讀書筆記,批判性思維。
- 思維框架,讀的書越多越會發現,很多書的內容都有幾分相似。追根溯源會發現很多觀點都會來至這個領域的某本經典書籍。后面的書可能只是在此之上添加了自己的一些觀點或補充。所以讀書的時候要帶著對這類知識的思維框架來讀。先讀透一本經典書,然后將其中的知識框架取出。帶著這個框架再去讀同領域的其他書籍,理解的速度和閱讀的速度都會得到飛躍。其實這也是《如何讀一本書》中提到的主題閱讀的本質。
- 學以致用,采用了《這樣讀書就夠了》中介紹的拆書方法。讀書的時候將書中的內容聯系過去自己的經驗,然后思考具體的場景如何將書中的內容應用上。同時寫下便簽,隨時回顧,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肌肉記憶”。
- 讀書筆記,通過微博,知乎,公眾號等將自己的見解,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公開出來。寫讀書筆記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深入思考的過程。然后通過跟網友的互動,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 批判性思維,帶著疑問閱讀可以提高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將自己的觀點跟朋友,甚至網友進行思想上的碰撞,快速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
如何寫讀書筆記
本書的四分之三的內容都是作者自己讀書時所寫的讀書筆記,有51篇之巨,涵蓋了近30本書。書名雖然是《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但是內容上以作者自己的讀書筆記為主。通過作者自己的案例,讓讀者了解到底應該怎么讀書,讀書的時候作者是如何聯系過去經驗,并將其應用到自身的工作之中的。對于作者使用的讀書筆記構架,我們也可以應用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之中。主要分為三部分,知識介紹(介紹每本書的講了什么),擴展思考(考慮書中知識的適用面,應用面,甚至不適用面),互動練習(思考如何將其應用在自己的領域里)。
我們讀書就是讀的太輕松,所以讀完就往,留不下一絲回憶。每讀一本書都歸納一篇思維導圖,并像秋葉老師一樣認真寫讀書筆記的話,將極大改善我們低效的讀書質量。讓我們開始寫讀書筆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