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當時是怎么在翻了兩頁的情況下就買下這本書的,現在看了太多時間管理類的書籍,可能以目前的眼光不太可能購買此類書籍了。不過今天重讀依然發現有不少收獲。
不能否認身體對精神的影響,貧血或者神經衰弱可能導致人氣血不足,整個人呈現“虛弱”狀態或者“虧空”狀態容易產生疲憊、倦怠之感,表現就是對所從事的事情無法集中精力。瀟灑姐說,要學會區分是“累”還是“懶”,對我而言也是如此,一味的責怪意志力不行其實是有點不公平的。可以說這兩年因為工作的關系對身體重視程度比上學時多了許多,也漸漸注重這方面的養生,不過病去如抽絲,一些長年累月積累的虧欠沒有那么容易補回來,給自己一些耐心。下次再聽不進去、無法集中精力時,靜下來別苛責自己,判斷下是體力不支還是注意力的問題。
任何時候都是要“不同問題區別對待”,比如井井有條,做一個井井有條的計劃并不代表完成,但大多數計劃狂人總是在做完計劃后收獲巨大的滿足感,好像已經完成一樣。重計劃、輕執行,所謂的井井有條也不過是假象,意義不大。
整理就是拒絕逃避。記得之前看《怦然心動的魔法整理術》時作者對初學整理的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確定就這么多哦,如果我再找出來這個類別的東西可是統統要扔掉的?!北破饶切┤藢|西一次性分門類整理,而不是今天弄一下明天再弄。我自己在整理時(不僅實物還有文檔),有些東西不舍得扔,暫時也沒有地方存放,好多時候只能是暫時先放在那里。通常這樣的東西真的是可有可無,真正失去對人生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人生有多少時間會給你來奮斗呢?中年近在咫尺,就是你所感知的這飛快的一周一周??!我總是覺得,在未來,中國的外企可能需要更少的員工,當然更優異的待遇。應屆畢業生畢業后最初進本土企業效力,等積累了一定經驗再跳槽。
記錄應該是有選擇性記錄,而非全部記錄,不然可能因為嫌太麻煩而放棄。先學走,再學跑。
什么是決定你未來發展的80%?我相信一定是你工作內容的20%,你糾結的那部分,真的是如此重要嗎?過去三個月所做的100項活動中,又有哪些是為未來而做的儲備?
中國人特別不敢確定自己長期的時間(說白了長期規劃能力不行),我自己深有感觸,總怕在未來某一天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打破記錄,因此不敢計劃。今天預約保潔突然發現整個12月都已經沒有了,而之前因為時間不確定不敢確定,現在看來,真正重要的事情盡早定下來,讓你的生活圍繞著它來轉!
大塊的事情細化,分解到可以執行的一個一個行動上。瑞士干奶酪法:在奶酪上戳一個個小洞。飯要一口一口吃,就像瀟灑姐說“欲壑難填,有的人還真能一勺一勺的給填完!”
對于冬泳的人來說,永遠沒有一個所謂好的入水時機。必然要一躍而入到水中,然后等待身體漸漸適應,如果在水邊一點一點往身上潑水,恐怕早就被寒冷的折磨擊敗了。
“盼望成功的人比害怕失敗的人更加幸福,也更有成就!”希望自己記住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