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走進你,觸摸你,擁抱你,親吻你,最后謝謝你。謝謝你將木塞取下,讓存在瓶子里的陽光肆意飛揚。
1. ?回南京已有一段時間,可是我終究不想跟更新我的公眾號。那一段有你的日子,我不曾懷想,不敢遺忘。我知道:我們就此一別,便是天各一方。我終究還是那個萬千迷妹中的一枚,你依舊還是那樣的風姿綽約。你不認識我正如我似乎永遠無法走進你一樣。
我來過,你知道嗎?
當我踏上有你的這片土地時,我激動的跟同伴說:“我可以不回去嗎?”當我們的大巴飛馳在機場大道上時,我同伴問我“你不是要留在這兒嗎?”我把頭撇向車窗,看著燈火通明的城市,低頭呢喃著“相見不如懷念。”
你知道嗎?當我踏進你的主教時,我曾有刻覺得溫馨。當我離開時,不知道有多么的落寞。撇下同伴的我,一個人坐在石階上,給遠在異鄉的閨蜜打了一通的電話。電話的一頭默不作聲,電話的另一頭卻早已泣不成聲。我知道,只有她知道我有多么愛它。
暴風雨后總會風停云駐,矯情過后總要振作,等我歸隊的小伙伴們還在原地,畢竟我不是一個人。
很開心遇見你以及一個有你的城市。
2. “我們的十年”
朋友的朋友也會成為我的朋友。
珊———長沙妹紙,她有扎實的舞蹈功底,只不過她并沒有從事舞蹈事業。而是走了一條光鮮亮麗的康莊“公”路。看看報,寫寫稿,喝喝茶,曬曬太陽,做做報告,也許這就她的日常。
青———寶雞妹紙,她安靜端莊,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有點像《歡樂頌》里的關關上線。她是一名國企的職員。朝九晚五,偶爾加加班。生活愜意悠然。
歐———她是混長沙深圳南京妹紙,但最終,還是南京收了她。為了就近照顧家里的孩子,辭去了國企的工作。陰差陽錯,我們成為了同事。她答應我,當我離開南京的時候,她會帶我去1912街區的燒烤攤喝啤酒擼串。
我———未成氣候的文藝小青年,除了認識歐, 其他的,我誰也不認識。
因為歐的相邀,她們相約廈門。十年的友情讓西安、長沙、南京到廈門的距離變得如此接近,好似地圖上的幾厘米。
她們彼此之間都給對方帶上了自己精挑細選的禮物,青和珊給歐和我訂好了房間,早早的徘徊在我們即將下車的公路牌邊,守望著歐和我的到來。閨蜜之間的感情,根本不需要表情包的熱場。何況,她們已經認識了十年。一個擁抱,一陣歡笑,一個回眸,一個轉身,她就會知道這些年,你過得好不好。青和珊接到我們后,帶著我們去住地方。她們拉著我, 一路又說又笑。 我不再擔憂接下來五夜四天的日子里,我和她們相處是否尷尬。 因為,我們是差不多性格的人, 只不過她們長我幾歲而已。
談話間,她們相互安慰,相互扶持,相互傾訴這些年彼此不在身邊的喜樂哀傷。她們偶爾也會回想著那些年誰追過誰的戀愛情史。我靜靜的聽著,聽著那些屬于她們的故事。
當分別的那一刻,她們約定,下一站相約長沙。與“廈門行”不一樣的是,這一次的約定里有我。
3. 廈門的攻略
A.必帶物品:帶上票子,帶上人,帶上美美的波西米亞沙灘裙,帶上自拍桿,帶上充電寶,身份證。
B.廈門很小,如果時間的來不及的話,三天時間就足夠了。
C.我們去過的地方:廈大白城胡里山炮臺南普陀寺沙坡尾避風塢沙坡尾的藝術街區觀景橋曾厝垵日觀巖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刻字館鄭成功雕塑椰風寨廈門貓咪博物館鐵路公園廈門大學附屬醫院
(去廈門要去環島路騎自行車,廈大出去就是白城,走著走著就到胡里山炮臺,南普陀也在廈大的后面。廈大里面有很多游客,無意間聽到兩個廈大學子談論著“每天被參觀是什么樣的感覺?………”我不知道他的伙伴是怎么回答她的….”
周末周天的廈大是全天開放,去廈大要帶身份證,周一到周五進校時間是中午和晚上下課時間段啦)(沙坡尾和避風塢是一個地方,反正,有點小失望,一溝死水忘不到頭,那邊的環境需要整治)(曾厝垵,各種各樣的吃的會冒煙的冰激凌,瞎扯蛋,各種燒烤烤鴨烤豬蹄烤魷魚烤大蝦,腸粉,印度飛餅,反正,跟各個地方的小吃街是一樣的)(鼓浪嶼,你可以買套票,也可以不買票,當然前提之下是有軍官證站在日觀巖的最高點俯瞰整個島,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D.去過店:張三瘋奶茶趙小姐的店蘇小糖榴芒事跡佟小曼花茶黃澤和花生湯(這些都是網上的傳遍的地方)(榴芒事跡的椰子酥挺好吃的,佟小曼的花茶,試喝的時候覺得挺好的,只不過,店里面的銷售只顧著推花茶忘記給我們說焦糖,所以,我泡不出來它應該有的味道)(張三瘋店里面壓根就沒有貓,我問店員,你們家的張三瘋呢,他給我說,貓貓在老板家)(趙小姐的店,她是賣茶葉的,標語上說的是懷念兒時鼓浪嶼的味道,額,茶葉賣出了弄弄的文藝氣息)(黃則和花生湯,良心推薦)
至于其海鮮類的小吃,我勸大家還是少吃點,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因為我們家的青上仙在臨走之時還光顧了廈大的附屬醫院,醫生說,這是急性腸胃炎。
E .至于住的地方,因為廈門很小,你們也可以選擇住在中山路步行街附近。房價一般會在周五到周末會漲價,周一到周四是平價.
4. 有些人說,
旅游就是換個地方花錢,
旅游就是換個地方拍照,
旅游就是送上門被坑。
不管怎樣,自己開心就好。
借用別人的一句話: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
再見,廈門 !
(完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