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對外投資研究所原所長梁桂寧先生出席了以“推動包容性增長,共創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澳大利亞工商領導人圓桌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
??中澳經貿合作我認為一個是前景廣闊,第二是未來可期。從一方面來講,中澳經貿合作機制是完善的,從2015年6月17日,中澳兩國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12月22日協定正式生效。中澳自貿協定是中國首個以經濟總量較大發達經濟體談判達成的自貿協定,也是中國與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達成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
在服務貿易領域,澳大利亞是首個對中國以負面清單方式做出服務貿易承諾的國家,也是全球第二個通過自貿協定談判,就假日工作簽證安排向中國做出特色職業人員開放承諾的國家,給予中國每年多達5000個工作度假簽證,也是至今給予中國準入人數最多的發達國家。
中澳部長及經濟聯委會是1986年正式設立,每兩年舉行一次,至今為止已經舉辦了17屆,2024年4月第十七屆中澳部長及經濟聯委會以視頻的方式舉行。從今年來看,2024年6月17日,由我們中國商務部和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與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關于2024至2025年進一步促進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實施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深化了自貿協定框架下的合作,繼續發掘協定的潛能,推動中澳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
近年來,可以看到中澳兩國的經貿成果豐碩,中澳經貿合作呈現出明顯的上升勢頭,經貿合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第一,雙邊貿易的互補性強,再創新高。中國是澳大利亞農產品、礦產品的主要進口國,澳大利亞超過1/4的出口收入來自中國,同時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超過60%,澳大利亞也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工業制成品。
2023年中澳雙邊貨物貿易達到了1.6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達到了9.8%,高于同期中國進出口增幅。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同比增長了27%,自2009年以來中國連續15年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
與此同時,2024年3月,中國宣布終止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征收反傾銷稅,5月中國再宣布取消對澳大利亞5家主要牛肉生產商的進口禁令。在2024年4月份,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統計,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了1040萬美元的葡萄酒,較去年同期增長了大概80倍左右。2024年5月份,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價值超過86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4.12億元人民幣的葡萄酒。
第二,雙向投資穩定增長。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截止到2023年底,中國累積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總額達到了880億澳元,比上年末增長了0.2%,在澳大利亞的外資存量占比達到1.9%。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五大投資來源國,與此同時中國對發達經濟體的投資存量當中,排名前三是歐盟、美國、澳大利亞,三者的合計超過了60%。澳大利亞是中國吸收外資的重要來源地之一,根據我們商務部的統計,2023年澳大利亞在華設立的企業達到了635家,同比增長40.2%。澳大利亞對華的實際直接投資金額是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7%。
截止到2023年底,澳大利亞對華實際直接投資的存量是108.1億美元,澳大利亞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主要涉及到鋼鐵、科技、食品、貿易等領域。
中澳經貿合作還是一個比較形式的特征,中澳兩國的經貿合作成果確實惠及到當地的民眾,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對華貿易為澳大利亞帶來的利益發布報告里面明顯看到,2022年到2023年財年,對華貿易使得澳大利亞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2600澳元,占到澳大利亞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4.6%。同時兩國的經貿合作為澳大利亞創造了接近60萬個就業機會。
2024年6月,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認為,澳大利亞應該繼續努力與中國建立緊密的關系,并保持牢固的關系。同時有超過60%的澳大利亞的人也表示他們看到了加強澳中關系的好處。
中澳經貿合作前景廣闊、未來可期,2023年11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這也是澳大利亞總理七年來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兩國從共同利益出發,共同構建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的中澳關系,推動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為兩國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另一方面,當前中國正在進行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將給中澳合作帶來更多的機遇。中澳兩國加強合作可以將優勢互補轉化為兩國共同發展的有力動力,也有利于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為兩國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的持續恢復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與此同時,中國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建設,將不斷激發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這為澳大利亞采礦業帶來重大的機遇。同時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中小企業極具吸引力,是澳大利亞農產品、制造業和服務業的主要進口國,澳中雙邊經貿關系為澳大利亞企業開辟了商機。
此外,中澳雙方在綠色經濟中具有強大的潛在互補性,包括整個供應鏈的脫碳進程,雙邊合作的加深,將有助于實現兩國在巴黎協定中設立的排碳目標。我認為未來中澳不僅可以繼續保持兩國在能源、農業等傳統經貿領域的合作,還可以加強在金融業、數字基礎設施、醫療保健、電子商業、氣候變化等新興產業的投資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