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更文是半個月前,自己都不明白為什么時間過的這么快。
看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不寫點東西真的不舒服,總感覺有什么事情沒有做完;
我知道我還沒有更文,但我也總是在拖延時間不想更,前十天是因為家里有急事,趕著回去沒有帶電腦,即使帶回去了也沒有時間更文。
但是當我回到原點的時候,已經有條件有時間了,還是不能坐下來寫寫。
美名其曰:休息休息。
一旦你休息夠了,就不會想著寫了。
而且還會找很多種借口來阻礙自己寫,多次之后,時間過去了,自己的目標離自己更遠了。
懶惰的借口真的是個不好的東西,它能無形中磨滅你的意志。
01
計劃永遠是計劃,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去實施,要不然再好的計劃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作者艾薩科森的一本新書《達芬奇傳》,其中有提及達芬奇會在筆記本上列下每天的待辦事項。比如說,1496年的一天,他寫下這樣一串話:
“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
-
去米蘭和它的郊區采風,
-
畫一幅米蘭全城圖,
-
找一個數學家給我講講三角形的知識,
-
找一個水力學家,告訴我怎么去修建一條運河,
去研究一下鳥的翅膀,看看它們飛行的奧秘”。
看到這樣的計劃你會不會想到,哪有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去做,一天能完成一兩件重要的事情就很不錯了。
若是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的計劃覆蓋的領域多,人都是由好奇心的,一天一直做一件事情,自然是乏味,但一天切換多種事情,結果就會不一樣。
計劃是很完美的計劃,對達芬奇來說,實施的難度是不難的;對于你來說就難了。
因為你有太多的懶惰的借口,因為你只想躺在家里刷刷抖音,看看直播,除了這些事情你根本不會想去外面走走。
被動的接受外來的知識,而不是主動的尋找有利自己的知識。
所以,對你來說難。
誘惑太多,自身的懶惰借口越來越大,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02
沒有經過思考的好的好的,也是一種懶惰的借口。
我比較喜歡的作者曾在一篇文章里說到:
我們公司課程組有一位文案同事,平時寫稿子我給他提意見,他都是好的好的,沒問題,我這就去改。
大半年下來,雖然態度很好,但是基本上都是跟著我的思路走,沒有什么進步,更別說有自己的風格或者擅長點。
老板喜歡聽話的員工,但更喜歡有思考有獨特見解的員工。
一味地聽從老板的建議,不經過自身的思考,這無形之中就是一種懶惰性的行為。
只想被動接受,不想轉化成為屬于自己的東西,都頭來,你還是沒有得到任何進步。
人生有七大懶惰的借口,它們分別是:
我沒興趣
做這個沒用
不懂不會不知道
誰誰也會這么做
我只是懶
這就是命
這些詞匯拼湊在一起,是不是你常說的話?
計劃再完美,不經過實施,再好也沒用;他人的建議再好,你不思考,對你也沒有意義。
懶惰的借口一時很好,不用自己去探索,不用思考,不用費時間精力,只怕到最后你剩下的只是后悔。
所以,任何一件事情,請別給自己找太多的借口,一旦次數多了,你都會討厭借口多的自己。
往后一起堅持,持續?
END
文章來源于公眾號:君哥讀書筆記(ID:Read086)
作者:君明,一枚九零后,講正確的廢話,總有一句你會喜歡,不信你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