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種類也很多。大體可以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白茶。
今天要介紹的是六大茶類中的綠茶,綠茶又叫不發酵茶。
一、綠茶的歷史
綠茶是歷史上最早的茶類。古代人類采集野生茶樹芽葉曬干收藏,就可以看作是綠茶加工的開始了,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二、綠茶的功效
1.抗致癌
有助于預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斷亞硝酸銨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并具有直接殺傷癌細胞和提高肌體免疫能力的功效。據有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對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癥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均有裨益。
2.防輻射
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
3.抗病毒菌
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對病原菌、病毒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消炎止瀉有明顯效果。我國有不少醫療單位應用茶葉制劑治療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達90%左右。
4.美容護膚
有助于美容護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
5.醒腦提神
有助于醒腦提神 茶葉中的咖啡堿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對于緩解偏頭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6.利尿解乏
有助于利尿解乏,茶葉中的咖啡堿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咖啡堿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于使人體盡快消除疲勞。
7.緩解疲勞
綠茶中含強效的抗氧化劑以及維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還能分泌出對抗緊張壓力的荷爾蒙。綠茶中所含的少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樞神經、振奮精神。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推薦在上午飲用綠茶,以免影響睡覺。
8.護齒明目
有助于護齒明目茶葉中含氟量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為10毫克——15毫克,且80%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飲茶葉10克,則可吸收水溶性氟1毫克——1.5毫克,而且茶葉是堿性飲料,可抑制人體鈣質的減少,這對預防齲齒、護齒、堅齒,都是有益的。另外,茶葉中的維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體混濁度,經常飲茶,對減少眼疾、護眼明目均有積極的作用。
9.降脂助消化
茶葉中的咖啡堿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幫助消化,增強分解脂肪的能力。
三、綠茶的沖泡方式
1. 上投法:先一次性向茶杯(茶碗)中注足熱水,待水溫適度時再投放茶葉。此法多適用于細嫩炒青(如特級龍井、特級碧螺春、特級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等等)、細嫩烘青(如竹溪龍峰、汀溪蘭香、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綠雪等等)等細嫩度極好的綠茶。此法水溫要掌握得非常準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等待至70℃時再投放。因此平常品飲操作難度較大,不很方便。
2. 中投法:投放茶葉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熱水(尤其是對于剛從冰箱內取出的茶葉),待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后,再注滿熱水。此法適用于雖細嫩但很松展或很緊實(如英山云霧、竹葉青、婺源茗眉)的綠茶
3. 下投法:先投放茶葉,然后一次性向茶杯(茶碗)注足熱水。此法適用于細嫩度較差的一般綠茶。
4. 先涼后熱法:投放茶葉后,先用少許可飲用的常溫涼水浸泡三分鐘左右,使茶葉吸足水分,充分舒展,在將熱水一次注足。此時的熱水溫度要求可以略高些,85-95℃。冬天水溫在100℃也可以。此法適用于沖泡各級嫩度茶葉,但要掌握得恰到好處。
以上各法沖泡的每一泡茶水,應在3-5分鐘之內品完,或先將茶水瀝出至品嘗杯中之后品飲,這樣邊沖泡邊品飲,每一泡茶湯的濃度均勻,口感會比較好。而茶葉在茶湯中浸泡時間過長,隨著茶湯溫度降低,湯色和口感都會變差。
要點:
1.看茶葉:a.干看:用什么水溫沖泡該綠茶,全靠干看時的判斷了。除了要判斷所看綠茶的炒青、烘青、蒸青、曬青所屬類別,更要著重觀察判斷茶葉的細嫩度、均整度和潔凈度。最后要湊近鼻子聞一聞。b.湯中看:看其上下沉浮,舒展翻飛,湯中有無毫絮,芽葉情況等。C.最后看看底葉。
2.沖泡時間:茶葉和茶具一旦確定,就看水量和沖泡溫度的掌握了,尤其是沖泡時間的把握。這個需要反復練習,積累經驗。
3.水溫:水溫的把握最難。因為我們不是做科學實驗,不可能品茶時,還帶上一個溫度計,而不同的綠茶卻需要用不同水溫的水沖泡,溫度越準確,效果越好。這個同樣需要反復練習,逐步熟練掌握。
四、綠茶使用人群
綠茶是一種不發酵茶,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沒有經過任何的雕琢。帶著青春的悸動。大多數年輕比較喜歡喝綠茶,因為綠茶有提神的功效。但是建議女生少喝,因為女生天性偏寒,而綠茶也是偏寒的茶。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