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留住2016的尾巴寫點什么,在牧羊菇涼的啟發下,決定用簡書跟2016告個別。打開電腦的那刻起,似乎有很多話語要說,但似乎又都能只言片語總結完,于是隨著性子,想到哪里便說到哪里。
前幾年一直在思索的幾個問題,在2016年有了自己能夠體會并且駕馭的結果。
一、人為什么要努力?
人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自由而努力。為了能夠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的自由,激昂的亦或是平淡的;能夠選擇一生伴侶的自由,不被世俗束縛;甚至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自由,天涯或是海角;更甚至是讓身邊多條泰迪的自由,你可以多些時間照料它,享受它的吵鬧或是靜謐。
二、人生是什么,人存在的使命是什么?
這個問題在15年再讀阿甘正傳時有過一段長時間深入的思考;書中給出了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逆流而上、一種隨波逐流,你認為哪一種是對待人生是最為正確的態度?從哲學意義上講,應該無所謂對錯,其實都是對的,只是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而在我的人生觀中,我認為只有逆流而上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一生。也是前些日子,我的導師(我單方面敬他為我的思維導師,很感激能夠遇到他)跟我聊人生的長度時,恰好對我這個問題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做了剖析。從宏觀上講,人的一生不過百年,人活著的結果只是一堆灰,人與人努力或者甘于平庸都是一樣;但是從具體某個人的一生,這樣一個視角來看,有的人在不過百年光景間站在了不同的高度看這個世界,他讀懂了這個世界的人情世故、讀懂了這個世界的高山景水;而有的人只是在二十幾歲時就圍著瑣屑轉悠了這一生。一樣的百年不一樣的體驗,不一樣的旅途。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一場旅途,而人活著的使命就是在旅途中尋找意義,尋找讓生命璀璨的意義。
三、人為什么要結婚生子?
這個問題是困惑我最為久遠的。從原始社會開始說起,夫妻制度應該經歷過混配階段、母系社會(一妻多夫)、父系社會(一夫多妻)、一夫一妻,歸根到原因,其實是與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關系。而到了現在這樣的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了個體階段,太多人無需依仗另一半作為經濟支撐。也就是說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能通過自食其力,負擔自己的生活,給予自己物質上的需要,那么一夫一妻,或者說結婚的必要性在哪里?有非常非常長的時間,想不通這個問題,不過在前段時間,開始從人是動物的角度重新思索這個問題;原來人的追求有兩部分,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人類文明發展到如此,對物質的追求已經不那么強烈,或者對物質的追求也只是為了服務于精神。而精神其中有一個漏洞,便是孤獨。人為了追求幸福,為了擺脫孤獨,才會去尋求靈魂中的另一半,尋找到這個世界上真正懂他,他也真正懂她的人;人越老越會孤獨,因此才會生兒育女,讓自己身邊多更多貼心的人。
很奇怪的幾個問題,于我卻意義非凡,伴著這樣的答案,走進2017!
2017,我步入而立之年,給自己一個儀式,讓自己的夢想起航;
2017,我將更加專注,執著于細節,卻不拘泥于細節;
2017,給予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多些跑步、多些游泳、多些旅游;
2017,給予自己一個新的靈魂高度,向你學習;
2017,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