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大半年前寫的,到現在我的倆孩子打架的時候,被打的一方依然會喊“臭狗屎!”另一方通常就停下來說“我沒有!我不是!”然后不用兩分鐘她們就嘻嘻哈哈地又玩在一起了。
我的體會是,在生活里用輕松有樂趣的態度地看待孩子,也能教會孩子笑對生活。
陳綺
(2016-4-10)
朵拉三歲后,越來越不甘心做個乖順的“小妹妹”。如果有人喊“朵拉妹妹”,她會很不滿意,把手往腰上一叉,大叫;“嘿!我才不是妹妹!我已經是姐姐了,我都上學了!”她對姐姐,不如意就會動手打。所以,最近,家里時不時會有“暴力事件”,我知道這個時候外人的干涉,只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并且激化矛盾,但是看到兩個“小動物”的激戰場面,難免會擔心和心煩。
最近,我們一家去海洋公園玩,玩了一整天,晚上去餐廳吃飯時,我們都又累又餓。
在等上菜的時候,姐姐無聊地拿著鉛筆在點菜紙上畫畫,朵拉跑去搶姐姐的筆,姐姐很不耐煩地推開她,她也不示弱地揮手打在姐姐的頭和肩膀上。
姐姐被打哭了,可是忍住沒有還手,就哭著看著我。
我說:“姐姐,朵拉打你覺得很疼是不是?”姐姐哭著點點頭。
看到姐姐哭,朵拉說:“姐姐,對不起。”姐姐不理她,她提高嗓門又說一次:“姐姐,對不起!”姐姐還是不理她。她又更大聲地喊叫:“姐——姐——,對——不——起——!”
在朵拉的概念里,說了“對不起”,對方就應該回應“沒關系”,如果得不到她期待的回應,她就會沒完沒了地說下去。
我不耐煩地說:“姐姐被打疼了,她現在不想跟你說‘沒關系’。不是每次打人都沒關系的!”我一說完,朵拉“哇——”大哭。對著兩個在哭的娃,我只好先抱一抱。
我說:“你們肯定又困又餓又累了,我抱一抱你們吧,等吃完我們就回房間。”我把朵拉抱在腿上,另一個胳膊摟著姐姐。沒想到,朵拉在我的手上沒有半分鐘就睡著了,姐姐也平靜下來。
爸爸對姐姐說:“姐姐覺得很委屈是不是?可是姐姐剛才沒有還手,姐姐真棒!”
姐姐點點頭。
我說:“唉,我真不希望看到你們打架,打架就像臭狗屎一樣讓人討厭。”
聽到“臭狗屎”姐姐笑了,她這個年紀聽到“屎、尿、屁”就會刺激她的“笑”神經。她興奮地說:“就是,打人就是臭狗屎。”
我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你打我一下。”她輕輕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臂,我輕輕地說:“臭狗屎!”“哈哈哈,媽媽,你也打我一下。”我也回敬了她一下,她開心地說:“臭狗屎!”然后,我們倆笑作一團,把剛才的煩躁趕跑了。
第二天,姐姐對著剛起床的朵拉說:“朵拉,你打我一下。”朵拉乖乖地照做了,姐姐作弄到了朵拉,得意地說:“臭狗屎!媽媽說打人是臭狗屎!”朵拉聽到這三個字,也按動了她的笑神經,“哈哈——哈哈——”笑個不停。朵拉說:“姐姐,你也打我一下。臭狗屎!”“哈哈——哈哈——”倆人把這個當游戲來來回回玩了一早上。
從那以后,她們之間的打斗,會因為其中一方說“臭狗屎”而突然轉為玩笑。有時候,朵拉會認真地說:“姐姐,我剛才不小心碰到你的,我不是臭狗屎!”
昨天晚上,因為一個小本子,姐妹倆又爭搶起來,姐姐拿著本子跑,朵拉在后面追,滿屋子跑,朵拉追得很著急,好不容易追上了,姐姐又把本子舉得高高的,任她怎么跳都夠不到。然后,姐姐又跑,朵拉又追。姐姐笑嘻嘻地,朵拉又氣又急,歇斯底里地邊跑邊喊:“給我!我要的!我就要!”眼淚鼻涕都留下來了。
雖然這聲嘶力竭的喊叫聽著挺揪心的,我知道這只是她們游戲的方式,我不用干涉,也沒必要生氣著急,就默默欣賞她們的“表演”吧。而且,我相信姐姐是靠譜的,她會把握分寸。
大概饒了十圈,姐姐把本子扔在地上,“給你!”朵拉撿起本,她氣惱地拿著本子打姐姐來發泄。姐姐笑了,說了一句“臭狗屎”,然后就轉身去畫畫了。朵拉的生氣的情緒還沒有過,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地。我抱起她讓她慢慢安靜。外公走過來對姐姐說:“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啊。”姐姐沒有啃聲,用手在揉眼睛,我看到她眼睛里有眼淚。
“你要讓著妹妹”是長輩們習慣對老大的說教,聽上去很是合理,殊不知這句話會給老大莫大的委屈,老大可以被培養出責任心,但絕不是“應該”。而且“被讓著”也是對老小的不尊重,言下之意就是對老小的能力沒有信心。
很快,倆孩子自動和好了,又一起笑,一起瘋。
晚上睡前聊天,我問姐姐:“剛才,朵拉追著你,后來還打了你,你有什么感覺?”
“好玩!”
“那后來你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
“我不想說。”
“是因為外公的話讓你委屈嗎?”
她點點頭。
朵拉討好地湊過來,說“姐姐,我以后不會搶你的東西了。”我不相信她以后不搶,但相信她此刻是真心說這個話的,而且她自己也相信。
孩子們通過感受來探索和學習,手足之爭也是寶貴的人生經歷,豐富了她們的探索和學習,相信孩子能從沖突中學習到重要的生活技能。作為成人,我們要做要說的不多,帶著信任祝福孩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