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立功”“立德”“立言”三大德的圣人,從說話、舉止、做人等方面都達到了人生的巔峰。40歲不到便官拜內(nèi)閣學士、禮部侍郎,升至二品,40歲后獨力支撐大清危局,力挽狂瀾,平定太平天國,堪稱晚清第一功臣。他的處事原則值得我們學習,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個經(jīng)典原則:
001、慢慢來比較快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很多人都在趕時間,覺得時間不夠,他們爭分奪秒,日理萬機的樣子,恨不得有三頭六臂,看上去很勤奮,然并卵。慢,曾國藩說:“慢工出細活,只要堅持到底,一定能夠產(chǎn)生大改變。”1.013??=37.8,0.993??=0.03,大家看到這個公式就會明白堅持的意義。慢工出細活,只要堅持到底。
002、誠信
很多人都知道誠信很重要,那么就有人問,有沒有通往誠信的路?答案是沒有。因為誠信本身就是一條路。誠信對于一個人來講,是一件既簡單又復(fù)雜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地將這兩個字說出口,但是卻沒有幾個人能夠完美地做到這一點。
曾國藩可以說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他很看重誠信。他覺得誠實是一個人應(yīng)具備的最基本的品格。所謂誠信就是不欺騙,心中無私,就是信守諾言,說到做到。曾國藩覺得一個人如果希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就一定要以誠待人。只有真誠、心胸坦蕩的人,才能夠獲得人心,才能夠成就大事。誠信是天地萬物存在的依據(jù)。
003、做到
學習技能三部曲:想法-學到-做到,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停留在了「想到」這個層面。比如很多人都想,我這一輩子一定要干一票大的,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像曾國藩這樣的人,他們會通過想到,接著會認真的學到,最后真正的做到,于是他們有了今天的成就。他們在努力做到的過程中,成長了,也成功了。
在一場瘟疫發(fā)生的時候,曾國藩曾給他弟弟寫過一封信:“老弟,此時才是修行時,平時的風光八面,大軍如云,何須我們費盡心力?只有此時,才是我們用心時。瘟疫橫行,我們就治療、預(yù)防,援軍不來,我們就自力更生。你老哥我大半輩子經(jīng)歷的困難和波折還少嗎,三次險些自我了斷,最終還不是挺過來了。我堅信,天佑有心人,肯努力,老天不會虧待我們。”只有想到自己的處境,學到了堅持,最終做到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