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
第1種模式:利人利己(雙贏)
? ? 為自己著想的同時不忘照顧他人的利益,為彼此的尋求共同的利益,善于傾聽,溝通和表達,達到了勇氣和體諒的平衡,達成雙贏。
第2種模式:損人利己(贏/輸)
? 在合作當中,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贏。這種現象生活當中很常見,這種合作關系也維持不了多久。
第3種模式:舍己為人(輸/贏)
? ? 選擇自己輸而讓別人贏的人。這種模式意味著做老好人,然而“好人不長命”不長命。很多時候,我就屬于這種“老好人”
第4種模式:兩敗俱傷(輸/輸)
? ? 兩個損人利己的人交往,由于雙方都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最后一定是兩敗俱傷。
第5種模式:獨贏
? ? 一心一己求勝,別人輸不輸都無所謂,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得嘗所愿。我認為這是一種比較自私的做法。
第6種模式:無交易
? ? 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實現雙贏,就不如好聚好散,也就是,如果不能利益共享,那就放棄交易。
雙贏思維的五個要領
? ? 如何才能實現雙贏呢?作者介紹了以下五個要領:
1.雙贏品德
雙贏品德的三個基本特征:
a.誠信。本書將誠信定義為自己的價值觀。不管是老板,還是員工,不講信用,遲早受到懲罰。
b.成熟。成熟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換位思考,善解人意。
c.知足。即相信資源充足,人人有份。要想擁有這種富足的心態,我們得擁有正確的個人價值觀,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為自己提供更寬廣的選擇空間,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2.雙贏關系
? ? ? 以雙贏品德為基礎,我們才能建立和維護雙贏關系。雙贏的基礎就是信用,即情感賬戶。充足的情感賬戶儲蓄和對雙贏模式的共識是產生統合綜效的理想途徑。這種關系不會讓問題虛化或者弱化,也不會讓意見上的分歧消失,但能夠除去那些分散精力的消極因素,從而實現雙贏創造出有利于理解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合作氛圍。
3.雙贏協議
? ? 協議中明確雙贏的5個要素:
? ? 1、預期結果:確認目標和時限,方法不計。
? ? 2、指導方針:確認實現目標的原則、方針和行為限度。
3、可用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技術或者組織資源。
4、任務考核:建立業績評估標準和時間。
5、獎罰制度:根據任務考核確定獎懲的意義。有獎有罰,獎罰分明,才可以提高能動力。
4.雙贏體系
? ? 如果只在口頭上提倡雙贏,實際上行為則是另外一套,那結果必定失敗,再好的人置身于一個糟糕的體系中,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雙贏必須有相應體系支撐,包括培訓、規劃、交流、預算、信息和薪酬等,而且所有體系都要建立在雙贏的原則基礎上。
5.雙贏過程
? ? 作者在書中建議采用以下四個步驟來完成雙贏過程:
? ? 首先,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需要和顧慮,有時甚至理解得更透徹,也就是學會換位思考。
? ? 其次,認清主要問題和顧慮。
? ? 再次,確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 ? 最后,尋找實現這種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 ? 雙贏思維是做人的一種境界,它將是我人際交往中追求的目標。